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5 《守株待兔》逐字稿 .docx
文件大小:14.8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5《守株待兔》逐字稿

块一:揭题,读正确

师:(出示PPT)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起了哪篇课文?

生:《司马光》。

师:是的。这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写了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文言文。(出示课题)大家一起读——

生:守株待兔。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守就是守候;待双人旁,就是等待。株是木字旁的,它指的是——

生:树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提前预习,看了注释。

师:哦,注释里面有,告诉我们它就是——(出示课文注释)

生:木桩。

师:看注释,是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好方法。守株待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生:守在木桩旁等待兔子。

师:解释得真好。

我们知道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比如还有文中这个“耒”字,你通过预习,知道“耒”是什么东西吗?

生:我觉得“耒”应该是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文注释。

师:真好!学习文言文,借助注释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生:我从旁边插图上也发现了,就是农夫身边那个木头做的农具。

师:借助课文插图,也是理解文言文的好办法。

板块二:互学,懂大意

师:读着读着,《守株待兔》的故事大意似乎就清楚了。假如要读得更明白一点,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白话文把它讲一遍。

师:很好,还有吗?

生:可以借助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师:好,现在就请同桌两位一起互学。请大家看学习要求。

你说我听:通过借助注释等方法,将这个故事说给同桌听。

你读我说:一人读文言文,一人说意思。

师:哪组同桌愿意展示一下?

生:宋人有耕者。

生:宋国有个耕田的人。

生:田中有株。

生:田里面有个树桩。

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生:兔子跑过去撞到树桩,脖子折断死掉了。

……

师:这组同学对文中的一个字理解得特别棒。(PPT出示:走)“走”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跑。

师:现代文中“走”又是什么意思?

生:(边说边做动作)慢慢走路,行走。师:是啊,文言文中的“走”与现代文中的“走”意思不同,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称为“古今异义”。“走”表示“跑”的意思,不仅文言文中是这样,古诗、成语中也有这种情况。(PPT出示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快走踏清秋”,成语“飞禽走兽、奔走相告、走马观花”,学生边读边说意思。)

师:“兔走触株”,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被人追赶的兔子。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千年难见的意外,活兔子竟然撞上了树桩,而且撞死了。

师:“兔走触株”这个短句怎么读?让我们回忆《司马光》中的一句话(出示《司马光》中的“足跌没水中”)。再来看这句(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你会读了吗?

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出示《语文作业本》第二题第一小题)你觉得这两句停顿选哪一个更好?

生:根据注释,“释”是放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他放下农具去守着这棵树,希望再次得到兔子”。所以正确停顿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那第二小题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一句。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兔子不可能再得到,而自己被宋国人笑话”,所以正确的停顿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师:读得很好,一起读一遍全文。

(生读)

师:听你们读得这样有滋有味,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乐读,生鼓掌)

师:我读的时候有两个秘诀,你学会了,保证读得比我更好。第一,读到停顿的地方,声断气连。第二,读每句话之前,脑海里有个“画外音”,好像在提醒自己下一句该用什么语气读。谁愿意成为张老师的搭档?

生: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师:这么巧的事情都能发生!

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唉,这个人怎么回事?居然这么干!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生笑)

师:你看你看,闹出笑话了吧!

生: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生鼓掌)

师:他读得真是很棒啊!我们一起配上音乐读一读吧!

板块三:细读,明寓意

师:读着读着,大家就会被这个“笑”字吸引。宋国人到底在笑什么?我们来研究一下,请看学习要求。

1.自学:宋国人会笑耕者什么?圈出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原因的一个关键词。

2.讨论:组内按顺序说清楚自己的理由,达成共识后,将关键词写在词卡上。

3.汇报:派一名或多名代表上台交流。

师:经过研究,五个小组都得出了结论。有两个小组认为是“守株”,两个小组认为是“复得兔”,还有一组很特别,写的是“冀”。老师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请这一组来台前汇报。

生:“冀”是“希望”的意思。作为耕者,不能光想着兔子,而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冀”就是别人笑他的原因。

生:兔子是偶尔撞到树桩而死的,耕者却希望再等兔子来撞树桩。这个人抱有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太可笑了。

师:掌声送给这一组同学。接下来,请写“复得兔”的一个小组来说一下,另一个小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