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4.2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42千字
文档摘要

《那个星期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砖、蚁”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建构话题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你有过“盼”的经历吗?生交流,师评价。

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作家、散文家。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 积累词语,理清脉络

1.出示统计图:难读难理解的词,指生读,相机正音。

空空落落念念叨叨一声不吭一片荒凉

消逝沉郁

急遽耽搁惊惶惆怅缥缈

2.理解“惊惶、惆怅、缥缈”的意思,指导易错字“偎”的书写,同桌互评。

3.聚焦三处描写光线的句子,出示学生提的问题:

“为何光线又漫长又急遽?”

“第7自然段为什么描写光线?”

“为什么作者5到6自然段写了光线的昏暗呢?”

“为什么要透过光线来突出作者的心情呢?”

“为什么6、7自然段用光线来写心情,而不直接写心情?”

4.师梳理发现:这些问题都关注“怎么写”这一问题,明确“怎么写”是由作者写了什么决定的。

过渡: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这两个问题 作者写了什么,是怎么

写的。

(三)自主探究,议写了什么

1.默读课殳,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你会用哪一句?指生答。

2.请同学们齐读第1段。如果要把这2句话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是什么?(预设:盼望)

这种盼望是从早晨到下午,再到光线天色昏暗(我们可以说是黄昏或者傍晚)你能再读读这段话吗?读出盼望的感觉来。学生读,教师指导。

3.在这几个时间段里,妈妈做了什么?作者的心情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我”的心情变化。

时间 妈妈的做法 我的心情

早晨

上午

下午

黄昏

4.指生交流学习单,互相补充。

5.观察所填写的内容,发现了什么?

一天之中,妈妈一直都在忙碌,作者的心情在发生着变化。作者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所以是这篇文章的——线索。你们信不信,结合时间的变化,我们读课文,每一段都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请大家读第2段。

6.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说说,第2段如何来概括?(预设:盼望出去。)那第3段呢,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从早上开始,“我”一直盼望着出去。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7.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早上,我盼望出去;上午,我盼望这出;傍晚,我盼望着出去。如果我们这样写,你满意吗?学生自由回答,说说理由。

过渡语:可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感觉到重复吗?没有,看来,作者有写的秘诀,都是写“盼望出去”,却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探究,同样是写“盼望出去”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变化的?

(四)联结比较,明了怎么写活动一:

1.出示:探究任务:

独学:轻声读2-3自然段,都写“盼着出去”,这两段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怎样的心情?拿起笔做做批注。

合学:四人小组交流并完善自己的发现。

2.学生自由读文,小组之间合作。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引导学生读第2段:

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兴奋,开心,期待。我们来看看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心情?

5.指名学生读,体会每一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那个星期天”“就在那个星期天”“那个早晨”“答应”、“答应”“我想我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有没有发现作者写的话似乎都一样,他在反反复复的告诉自己一个信念,那就是 出去玩。

6.是啊,这种反反复复的语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