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义务教育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
小学语文新教材内容整体变化解读
小学语文新教材整体的修改情况
目录CONTE
NT
改名
改变版块名称
变序
07
整合
强调整体架构
第一部分
01整合:强调整体架构
1.整合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进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是评价学生的基石。语文要素就像将珍珠串成项链那样,它既是统编教材编写的主线,又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然而,新修订的统编教材对其中一些模糊或者重复或者不易操作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整合。如:
三上与四下童话单元整合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五上与五下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单元整合为:关注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了解景物特点。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一篇,读第三自然段披露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批注,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说清楚;第二篇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和同学交流;第三篇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批注,再和同学交流。
01整合:强调整体架构
2.整合内容板块
新修订教材进一步优化全书框架结构,明确板块和栏目的定位,理清内部的层次,加强整合,减少支
脉,避免琐碎,也强化了单元一体化设计:横向看,每册教材阅读学习内容,覆盖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纵向看,教材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安排的语文要素都体现了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进阶性。在修订中加强了学段之间阅读能力、语文要素的进阶与衔接,理顺了单元课后习题的关系,实现了课后习题的结构化。
如,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就开始“标注单元”,更好的与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顺序衔接。
再如,整合了“语文园地”栏目,将原来独立的“口语交际”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提升语文园地作为综合性语文实践这样一个栏目的功能。同时对“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也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将原来的“查字典”这个栏目并入到“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并入“字词句运用”。
又如,调整了部分单元的表达话题,以更贴近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升单元阅读和表达内容的关联性。适当调整了关联性不高的习作话题,更加注重单元内容整体性,使单元习作尽可能体现“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进阶原则。例如,把“我的心儿怦怦跳”整合至“成长故事单元”。
改名
改变版块名称
第二部分
02改名:改变版块名称
1.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
原教材的一二年级上下册的教材单元有“识字”“课文”之分,现把“课文”改名为“阅读”。一词之改,其意何为?
其一,为了课程理念的落地。2022年课标提出的五个语文课程理念,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落实。正如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说,语文以读书为要。
其二,为了更好发挥教材的作用。教材不是一种摆设,是用于阅读实践的。要改变上课不用教材、不用课文、只用多媒体的现象。
其三,为了阅读习惯的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重要的是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意识、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这些都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启蒙的、规范的、进阶的培养。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策略的应对,因而弥足珍贵。
02改名:改变版块名称
2.综合性学习改为“专题学习活动”
新修订教材将原来的“综合性学习”改造为“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使这样一个栏目更加符合学习的要求。
如,五下第三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以及六下“奋斗的历程”,还有“难忘小学生活”这几个专题学习活动进行了改造,以特定的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将专题性学习活动划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前面是活动导语,主要凸显学习的主题,明确学习活动;中间是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围绕着学习的主题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安排了联系非常紧密的三项学习任务;后面是学习资源,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支撑。
02改名:改变版块名称
3.调整阅读单元内容
第一上第五单元第一个阅读单元为例加以说明。从内容上看,一上第五单元的内容如下表:
单元的内容以诗和童话为主,其语言表达具有节奏感和画面感的反复性句式和段落。符合儿童语言表达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进行模仿,并能激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欲望。
从形式上看,新修订教材增补了数字注释①。在上述单元的四篇课文中有三篇课文,包括“和大人一起读”的课文,在课题上做了数字注释。第一篇课文对第一次出现的儿化词一会儿做了数字注释。这是新修订教材采用的一种
课文
1《秋天》①②
文体
散文
更新
提出新质任务
第三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