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9.9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31千字
文档摘要

聚焦:激趣引入(预设5分钟)

1.你能让这个手电筒亮起来吗?(出示一个没有电池的手电筒,请学生来点亮)

2.手电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要想让手电筒亮起来,必须装上电池,然后打开开关。

3.为什么打开开关就会亮起来?(预设:接通开关后,有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探索:点亮小灯泡(预设18分钟)

活动1: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1.电是如何经过小灯泡让它发光的呢?

2.如果给你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你能用画线的方法来代替导线,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你的想法吗?

3.同学们都认为,电从电池出发,要经过小灯泡才能使它发光。那么小灯泡内部的结构到底又是怎样的呢?小灯泡的哪一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会有两个连接点?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请同学们结合黑板结构图、实物小灯泡和文本中的文字进行自学并思考这几个问题。

4.学生自学3分钟后交流反馈。谁来说一说你的认识和发现。

(1)灯丝:小灯泡中能够发光发亮的部分。它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丝,在通电以后能够发光、发热。

(2)金属架:将灯丝架起来的部分,金属架是由耐高温并且导电的金属丝制成,它在固定灯丝的同时能够将电流导入灯丝。

(3)连接点:在金属架的外部安装了一个能够导电,带有螺纹的金属壳,用来保护、固定金属架。金属壳侧面和下端有两个凸起的小圆点。两个小圆点和不同的导线连。

(4)玻璃泡:玻璃罩子是玻璃泡,它能够很好的保护灯丝,同时又不影响它的发光。一般,在玻璃泡里充有氮气、氩气等气体,用于延长灯丝的寿命。

活动2:让小灯泡发光

(1)同学们已经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如果给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你怎样连接可以使小灯泡发光?请大家将你们的方案画在记录单上。

(2)交流分享学生的连接方法。

(3)请小组长领取材料,按照你的连接的方式试一试,哪些连接能够让小灯泡发光?在能发光的图下面打勾。实验前,老师有一个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大家:

安全提醒: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好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4)学生实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

1.分析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哪些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呢?请大家把你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展示交流。

3.我们发现,最终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这几幅连接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能找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讨论并发言。

出示定义:

电路:电从电池的一个极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连接这个连接点流回到电池的另一极。电在这样一个闭合的,往复的路径里流动。电流过的路径就是电路。

4.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连接的困难,或者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

5.出示短路和断路的辨别。

四、拓展:电路判断(预设5分钟)

打开活动手册,观察里面的电路连接图,请判断,哪些会发光,哪些不会发光?请说一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