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4.1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77.例1.2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
出发,通过习题练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和掌握新知识。因此,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应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交流、辨析和比较,逐步明确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已经知道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
几等,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等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在课前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基础展开本次学习。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互化。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分类、比较,学会判断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
3.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1.填一填,说一说。
19÷()= =7÷()
师:括号里应该怎么填?
学生积极回答。
师:说一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生:被除数÷除数=(除数不能为0)。
师:0.5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它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生1:0.5的计数单位是0.1,它由5个0.1组成。
师:也可以怎么说?
生2:0.1也可以说成十分之一,所以0.5里面有5个十分之一。
师:看图,分别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学生快速回答,随后教师出示答案。
师:同学们知道分数和小数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做好准备。
二、
探究新知
一、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例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
师:要求每段长多少米,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
生:可以列式为3÷10。
师:请同学们计算出结果,想想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生1:可以直接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3÷10=0.3(米)。
生2: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3÷10=(米)。
师:通过计算,我们可知0.3=。
师:如果将这条绳子平均分成5段呢?(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回答)
生:列式为3÷5,计算结果是0.6或。
师:想一想,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为分数?以0.3和0.6为例,说说你们是如何化成分数的。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随后派代表汇报。
生1:0.3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所以分母是10;0.3表示3个0.1,即3个十分之一,所以0.3=。
师:同理,0.6页是一位小数,所以0.6=。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所以我们要进行约分。
生2: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2,同时约分,所以0.6=。
师:请大家简述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
生1: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生2: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师:把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
生:先看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几;再看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最后化简。
师:自己试一试,将0.07、0.24、0.123化成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随后出示答案。
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例2.把、、、、、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师:要将分数化成小数,你们知道怎么做吗?(提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直接化成小数)
预设:
生1:表示7个,即7个0.1,所以=0.7。
生2:表示39个,即39个0.01,所以=0.39。
师:分母不是10,100,1000,…如何化成小数?
学生独立思考,随后教师提示: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预设:
生1:=3÷4=0.75。
生2:=9÷40=0.225。
师:除不尽时,根据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生3:=2÷9≈0.22。
生4:=5÷14≈0.36。
请大家试着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生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1的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生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