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4.6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57.例1.2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中的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学情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学要兼顾直观形象性与抽象概括性,结合数与形,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才能做到以学定教,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体会分数、小数及除法间的联系,实现新知纳入旧知的建构过程。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建模能力。
3.发展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师:今天妈妈买了三个披萨要分给国国粒粒。妈妈把第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分给了她和爸爸,国国看到后说,我小一点,我要2份。妈妈答应了并把第二个披萨切成4份,给了其中2份给国国。粒粒看到之后不乐意了,她说,我要4份。妈妈答应了并把第三个披萨切成4份,给了其中8份给粒粒。这下国国不乐意了,他觉得粒粒分到的比他多,妈妈跟国国说大家分到的都是一样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妈妈的分法公平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其实呀,妈妈没有偏心任何一个人,但为什么每个人分的份数不一样,但实际重量却是一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有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能通俗理解,同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中。
二、
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按照下图把它们平均分,并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
1.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这三个正方形分别分成几份呢?要把它们平均分,那分别占它们的多少份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涂一涂,并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巡堂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抽点学生回答)
生1:第一个正方形分成2份,涂其中1份,分数可以表示为。
生2:第二个正方形分成4份,涂其中2份,分数可以表示为。
生3:第三个正方形分成8份,涂其中4份,分数可以表示为。
(出示涂色以及分数答案)
师:把这些分数写出来之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是的,涂色部分占每张纸的一半。(出示动画,使用动图强调的效果,让学生们直观的理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2.对比观察,发现规律
师:对比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学生独立思考。
师:我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观察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从变成,分子乘2(出示动画),分母也乘2(出示动画),分子和分母是同时变化的。我们接下来观察变成的运算规律,分子的2需要乘几才能等于4呢?同时分母又进行了怎样的运算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当我们从左往右观察这三个分数时,会发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那我们从右往左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出示动画)
师:当我们从右往左观察的时候,也是观察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分子4除以2等于分子2,分母8同时也除以2等于分母4,那分数经过怎么样的运算才能等于呢?
生自由回答。
师:很好。此时我们从右往左观察也会发现,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在这些规律变化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猜想一下这个规律是什么吗?
生各抒己见。
3.探究规律
师:在这个规律下,同学们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大家分组讨论,想办法举例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巡堂观察学生讨论情况,最后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师:从左往右分析,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6得到,但是如何验证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可以根据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出示动画,举例分析)
师:我们可以看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时,分数的大小相等。那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相等吗?
师:我们再接着分析,和,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得到。根据刚才的方法,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着来验证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巡堂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出示动画,给出结论。
师提问:商不变的性质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是乘或者除以的数不能为0,那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中分子和分母可以同时乘或者除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