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3.47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17千字
文档摘要

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01泳前准备02安全知识03预防措施04急救方法

泳前准备01第一部分

拉伸腰腹部肌肉01腰腹力量强弱直接影响游泳时手部动作与腿部动作和谐协调的前提,手与腿的动作是以腰腹为支点进行的前后运动,腰腹力量的强弱以及持续程度直接影响游泳技术动作的正确,不致于动作的变形,腰腹力量强,可以有效地带到腿部动作的发力,及保持下肢的流线型。

选择备用泳姿02选择一个备用泳姿,比如蛙泳。因为在公开水域里由于环境的限制,可能不会像泳池里有那么多的准备好的安全设施。在泳池里我们游累了可以随时上岸,在公开水域里可能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别的泳姿来替换以便恢复体力,蛙泳消耗的能量就要比自由泳小得多。因为学会多种泳姿在公开水域里游泳是很重要的。

视线练习03除了联系在可视范围内找到标志物,我们还应该多联系一下在水里游直线的能力。在公开水域没有水线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保持自己前进的方向不偏离,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观看自己左右的参照物,边游边矫正自己的方向。这不仅在比赛时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种在水里自我保护的能力

踩水练习04如果你习惯了在泳池抓住池壁或者利用蹬池壁转身,那在公开水域里游泳可就麻烦了。公开水域里并没有那么合适的池壁或者深度刚好的且平整的水底。那我们就需要多加练习踩水,尤其是在深水区域的时候踩水,因为在公开水域比赛时我们可能会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踩水。?

安全知识02第二部分

防溺水“四不要”?0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被水草缠住应该怎么做?02在游泳时,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小腿,千万不要慌张,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进行踩水运动,以防肢体被水草越缠越紧。水草一般生长在岸边和水底,根长在土里,草茎在水中自由漂浮。由于水草有极强的柔韧性,如果有人在四周游动的时候会给水以动力,这种动力又会带动草茎浮动。因此此时水草可以轻松缠绕在人的肢体上,并且本身的柔韧性还会让被困者越挣扎缠得越紧。

溺水的高发地方03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这些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如何辨别溺水?04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不是像影视剧中表演的“使劲扑腾、大声呼救”那样。当发现孩子在水中保持目光呆滞看向前方,头上扬嘴微张的姿势时,家长就要警惕孩子可能溺水了。

预防措施03第三部分

学习应对突发状况01在游泳前,了解一些常见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例如,若遇到抽筋,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挣扎。如果是小腿抽筋,可先深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侧手按压抽筋腿的膝盖,帮助腿部伸直缓解。若被海浪卷走,不要强行往岸边游,应顺着海浪方向漂浮,等待救援时机。

知晓紧急救援途径02牢记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10、120、海上救援电话等。在海边游泳时,若自己或同伴遇到危险,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同时挥动鲜艳物品,如毛巾、衣服等,以便救生员或其他救援人员能快速发现。如果附近有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杆等,及时利用其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

谨慎选择玩水地点03学生玩水要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场所,比如正规游泳馆或配备救生员的水上乐园。千万不能去河流、水库、池塘等危险自然水域,这些地方水情复杂,可能有暗流、漩涡或深浅不一的区域,容易发生意外。去游泳馆前,先查看其资质和安全设施,确保泳池水质达标、救生设备齐全。

了解玩水区域状况04到达玩水地点后,要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在游泳馆,看清深浅水区标识,熟悉紧急出口位置。若是水上乐园,了解各个游乐设施的安全须知,注意是否有年龄、身高限制。对于不熟悉的区域,先向工作人员咨询,明确水深、水流等情况,避免贸然进入危险地带。

急救方法04第四部分

遵循按压呼吸配合比例01按照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操作。完成30次按压后,立刻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来或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心跳。过程中注意按压和呼吸的衔接要迅速,保证急救不间断。

判断急救效果方法02在急救过程中,时刻留意孩子状况。观察孩子面色是否从青紫逐渐转红,摸颈动脉有没有搏动。若面色好转、颈动脉有跳动,可能心肺复苏有效果,继续坚持操作;若没变化,检查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调整。

应对急救中的意外03若按压时听到异常声响,怀疑肋骨骨折,别慌张。若骨折不影响按压,适当调整力度继续;若骨折严重,尝试改变按压位置,如避开骨折处,用双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