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宝贵防溺水先行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01泳前准备02安全知识03预防措施04急救方法
泳前准备01第一部分
正确的游泳姿势01游泳姿势有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不同姿势有不同的动作要领。对于初学者来说,蛙泳相对容易掌握。无论选择哪种姿势,都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错误的姿势不仅会消耗更多体力,还可能导致身体受伤。比如,自由泳时手臂入水角度不当,可能会造成肩部拉伤。
控制游泳强度02游泳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合理控制强度。不要一开始就过于用力,导致体力不支。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游一段较短的距离,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如果在游泳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如呼吸困难、头晕等,应立即上岸休息。
避免危险行为03在泳池中严禁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泳池的水深和水下情况各不相同,随意跳水可能会撞到池底或其他泳客,造成严重伤害。打闹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意外发生。
洗去身上汗渍、污物、化妆品等04下水前先淋浴一下,既可以把身上的汗水冲洗掉,又能有效地预防泳池里的病菌。而化妆品、防晒霜本身就属于化学工业产品,很容易对泳池水质产生影响.
安全知识02第二部分
只要游的多,技术肯定会好?01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游泳是周期类项目,每一次错误动作会不停地在狂游中重复,游泳狂人要小心啦!所谓练要得其法。初学游泳不要急于求成,应当力求把每个动作做到位、做准确,可以找一位靠谱的专业教练,这样你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改善动作,增强实力哦。
忌空腹游泳02如果我们在空腹时去游泳,会造成身体血糖过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忌酒后游泳03不少爱好游泳的人们,在和朋友喝完酒之后,为了贪图凉快,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全下水游泳,其实,这是一种及其危险的方式,因为人们在喝酒之后,酒精会刺激人的大脑,导致人的意识模糊,行动无法自控,如果下水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便极有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河边石垛和护栏切莫攀爬0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见到河边的护栏,或者是小区公园池塘周围的栏杆。我们也能在护栏旁边见到很明显的提示语,上面写着“水深危险,切勿翻越”。这样的提示不仅仅是用来看的,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目的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河边石垛和栏杆的存在,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有人在河边玩耍的时候不慎落水。
预防措施03第三部分
强化日常监管力度01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行踪,特别是放学后、周末及节假日等时段。清楚知晓孩子与谁结伴、在何处玩耍,若孩子前往有水区域,务必同行监督。安装定位设备或利用手机定位功能,随时掌握孩子位置。比如,孩子外出找小伙伴玩,提前和对方家长沟通确认活动地点,不给孩子私自去危险水域的机会。
开展系统安全教育02定期与孩子进行严肃的防溺水对话,借助真实案例视频、故事书等,生动展示溺水危害。在家中模拟溺水场景,教导孩子水中抽筋自救、不慎落水漂浮等技能。同时,强调“六不一会”原则,让孩子铭记于心,从认知层面筑牢防溺水防线。
选择安全游泳场所03若孩子有游泳需求,优先带其前往配备专业救生员、水质合格、设施完备的正规游泳馆。仔细考察游泳馆的安全管理状况,如救生员是否在岗、泳池有无防护设施等。坚决避免带孩子去河流、水库、野塘等危险自然水域游泳。
正确配备与检查装备04为孩子购置合身、质量合格的游泳辅助装备,像浮力背心、游泳圈等。每次使用前,认真检查装备有无破损、漏气。比如用手按压游泳圈检查气密性,查看浮力背心的缝线是否牢固。教会孩子正确佩戴与使用装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发挥保护作用。
急救方法04第四部分
遵循按压呼吸配合比例01按照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操作。完成30次按压后,立刻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来或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心跳。过程中注意按压和呼吸的衔接要迅速,保证急救不间断。
判断急救效果方法02在急救过程中,时刻留意孩子状况。观察孩子面色是否从青紫逐渐转红,摸颈动脉有没有搏动。若面色好转、颈动脉有跳动,可能心肺复苏有效果,继续坚持操作;若没变化,检查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调整。
应对急救中的意外03若按压时听到异常声响,怀疑肋骨骨折,别慌张。若骨折不影响按压,适当调整力度继续;若骨折严重,尝试改变按压位置,如避开骨折处,用双手环抱孩子胸部,进行胸部按压,确保急救持续,不轻易放弃。
复苏后的护理措施04若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将其摆放成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物堵塞气道。密切观察孩子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用毛巾擦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