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专题教育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01泳前准备02安全知识03预防措施04急救方法
泳前准备01第一部分
准备好鼻夹01由于水波常会把水冲入到鼻孔中,从而使人产生呛水、咳嗽等现象,尤其是初学者,想要防止水进入鼻孔,最好准备一个鼻夹,它可强制你用嘴吸气,而不不是用鼻子吸气,可以就可以避免呛水了。
勿空腹去游泳游泳02本身就是一项体力运动,体热散失快,消耗的能量也非常多。如果没有吃东西就下水,容易引起饥饿感,甚至有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等,甚至会出现溺水等事故。
入水前洗脸03用双手捧水搓脸;手捧水往脸上泼水。要求嘴微张,用嘴吸气呼气,吸气不要猛,泼水结束才可抹脸撩水:往腿和脚撩水,坐在泳池边上,向胸部撩水。适应水温岸边打水:坐在池边,双腿随意打水扶梯入水:背向泳池,双手扶泳池把手,一步一步稳稳地下水
水中呼吸练习04在水里走一走,扶池边向前、向后、两侧行走。体会怎么样阻力小把头放水里,扶池边或扶同伴,将头浸入?中逐渐增加在水中的深度和换气速度,吸气后,脸略微浸在水中,吐气后略微抬头即可换气憋气下蹲,边吐气边站起来
安全知识02第二部分
水中抽筋自救法01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抽筋原因主要是下水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器官及肌肉组织没活动开,下水后突然做剧烈的蹬水和划水动作,或因水凉刺激肌肉突然收缩而出现抽筋。游泳时间长,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游泳时为什么会抽筋呢?02主要的原因是热身不到位,尤其对踝关节的热身,其次还有一些原因,比如水太冷或者太过紧张,都可能会导致抽筋哦,因此游泳前的热身很有必要,其次是多加练习抽筋的现象会慢慢变少!如果出现抽筋,不要惊慌,应及时向救生员或附近的游泳者发出呼救信号!
下水时感到头晕是怎么回事呢?03可能是不熟悉水性的缘故,经过练习,熟悉水性,这些现象就消失了,但也有可能是戴了隐形眼镜或者贫血导致。由于体位的改变(游泳是俯卧在水中)身体里的血液分布有了变化,因而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哦!
游泳时可以吃饱吗?04游泳前后都可以适当吃点东西。游前最好1小时吃一点好消化且高热量的实物,游后最好也在1小时后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切忌在游泳前后立刻进食且吃的过饱哦~
预防措施03第三部分
了解水域情况01若在开放水域游泳,提前了解水域信息必不可少。询问当地居民或查看相关标识,知晓水深、水流速度、水温以及是否存在危险生物等情况。对水域有清晰认知后,再结合自身能力判断是否适宜下水,切不可贸然进入不熟悉的水域。
控制游泳时间与强度02合理安排游泳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水中过度疲劳。依据自身身体状况,控制游泳强度,不要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距离或难度。感到身体不适,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应立即上岸休息。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要注意控制时间与强度,谨防意外。
不独自游泳03无论游泳技能高低,都不要独自前往水域游泳。应约上熟悉水性且可靠的伙伴一同前往,相互照应。一旦发生意外,同伴能够及时呼救并提供帮助。若独自游泳,在遇到危险时往往孤立无援,大大增加溺水风险。
避免酒后游泳04饮酒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酒后游泳极其危险。酒精麻痹神经,使人对水况感知迟钝,难以应对突发状况。因此,在饮酒后切勿下水游泳,确保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水上活动。
急救方法04第四部分
遵循按压呼吸配合比例01按照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操作。完成30次按压后,立刻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来或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心跳。过程中注意按压和呼吸的衔接要迅速,保证急救不间断。
判断急救效果方法02在急救过程中,时刻留意孩子状况。观察孩子面色是否从青紫逐渐转红,摸颈动脉有没有搏动。若面色好转、颈动脉有跳动,可能心肺复苏有效果,继续坚持操作;若没变化,检查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调整。
应对急救中的意外03若按压时听到异常声响,怀疑肋骨骨折,别慌张。若骨折不影响按压,适当调整力度继续;若骨折严重,尝试改变按压位置,如避开骨折处,用双手环抱孩子胸部,进行胸部按压,确保急救持续,不轻易放弃。
复苏后的护理措施04若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将其摆放成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物堵塞气道。密切观察孩子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用毛巾擦干身体,做好保暖。轻声安慰孩子,给予心理安抚,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一步检查治疗。
下课啦!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