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
文件大小:8.94 M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84千字
文档摘要

;植物体内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植物生长调节剂;;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事例1在用传统方法生产啤酒时,大麦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利用大麦芽,实质上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有人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事例3天然状态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一片凤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获,费时费工,晚上市还卖不出好价钱。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事例4对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也叫膨大素),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使其提前上市。但使用膨大剂的水果与正常的水果相比,口感较差,汁水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事例5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可能有副作用。;目前禁用的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你们能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不当的实例吗?;(1)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利;(1)α-萘乙酸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类似()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如植物激素()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4)膨大素可以促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一)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一)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①选取15cm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枝条若干;;③配置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溶液;⑤浸泡24小时后,取出插条晾干4小时;汉水丑生侯伟作品;8.实验结果:;8.实验结果:;8.实验结果:;【思考】设置对照组、重复组的目的是什么?;【检测】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某同学设计了“探究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杏插条自身也能产生大??的NAA

B.插条上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c表示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NAA处理插条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二)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实验原理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品为液体;

当溶液pH3.5时,它比较稳定;

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思考】成熟过程属于_______;;注意事项:

乙烯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乙烯利遇到明火可燃烧,需要注意防火。;【问题探究】乙烯利在生产中常用于水果的催熟,若儿童食用了催熟的水果会导致“性早熟”吗?;(1)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最好放在光照直射和干燥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适用于药液浓度低,而浸泡法适用于药液浓度高()

(3)该实验中应把枝条上的芽全部清除()

(4)正式实验和预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

(5)乙烯利在pH3.5时,易分解产生乙烯,有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的

作用();【课堂小结】;【检测】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B.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

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

两重性

C.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

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

最适浓度是10μmol·L-1

D.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

剂甲、乙对月季插条生

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检测】(2020·山东高三开学考试)钻天杨由于受到某种病原体(该病原体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侧枝,影响其成“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不是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

D.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