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记忆;【课程标准】1.阐明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和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4.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学习目标】1.通过对P9-10的学习,能够说出培养基的配方以及某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2.通过对无菌技术的学习,能够说出消毒和灭菌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方法。3.通过对P11-13的学习,能够说出微生物纯培养的基本操作要求。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向经过杀菌处理的牛奶中添加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再经过发酵酒可以形成酸奶。由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酸奶。自制酸奶虽然方便,但是由于自制酸奶造成肠胃不适的事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有杂菌混入。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呢?
;3.实验室培养微生物关键:;一、培养基的配制;②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完全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三、微生物的纯培养;探究实践——酵母菌的纯培养;三、微生物的纯培养;三、微生物的纯培养;划3个平板(重复实验)1个不划线(空白对照);三、微生物的纯培养;三、微生物的纯培养;三、微生物的纯培养;三、微生物的纯培养;课堂小结;教材P14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x√x
2.干制可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
腌制可以通过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低温则是通过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速率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拓展应用
1、(1)培养皿和培养基。(2)接种。
(3)洗手后手上还有一些微生物,不能直接进行无菌操作。可以通过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或戴消过毒的手套等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
2、(1)意味着培养液中O2含量不同。
(2)培养液中O2含量越高,酵母菌种群密度越大。
(3)这时候已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