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3.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文件大小:80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38千字
文档摘要

浙教版七下科学§3.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学设计

课题

3.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3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第2课时,主要介绍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前面已学的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温度可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也可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同时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通过活动探究,直观地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现象,如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等,并可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本课时是后续继续学习化学等知识的基础性内容,故处于比较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温度变化可使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了解温度变化可使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有特殊现象;了解化学变化中会伴随物理变化;

科学思维:根据分析现象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现象;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态度责任:提升描准确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的特殊现象;

难点

温度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根据现象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纯铁是银白色固体?????

B.?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

C.?钨的熔点高?????

D.?铜易导电

2、下列是酒精在实际应用时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将酒精擦拭在皮肤上,一会儿消失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其燃烧

C.?食品工业用酒精来酿制醋酸

D.?用酒精制作乙酸乙酯香料

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4、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液氢可以做燃料D.液氢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属于实验现象的是;(4)属于物质用途的是。

参考答案:(1)B(2)A(3)A(4)BADC

导入:

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物质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物质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如冰熔化;录温度继续升高时,物质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如水的蒸发或沸腾;当温度降低时,物质会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如凌晨空中的雾和植物叶片上的露;当温度继续下降时,物质会从液态变成固态,如水结冰,等。

水、冰和水蒸气虽然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间的空隙却发生了变化。

可见,温度不仅对物质的状态产生影响,还会对物质的性质产生影响。

一、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温度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当温度改变时,物质会发生物理变化,如物质的状态、密度等发生变化。

如,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吸收热,逐渐熔化成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最后沸腾,水变成水蒸气,这是因为熔化和沸腾需要从外界吸收热。反之,高温的水蒸气冷却,水蒸气放出热,逐渐液化成水,甚至凝固成冰,这是因为物质液化和凝固时要放出热。

温度的变化除了会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否也会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活动:

1)取5g硫酸铜晶体放入蒸发皿中。

2)用酒精灯边加热边移动,控制温度,观察硫酸铜晶体颜色变化。等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

3)将固体移入烧杯中,用滴管逐滴加入少量水,观察固体颜色的变化。

4)继续往烧杯中加20mL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参考:加热晶体时颜色由蓝变白色粉末;加少量水时白色又变蓝,溶解于水中时温度较室温高。

2、温度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当温度改变时,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如物质受热分解等。

(1)加热会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如,加热硫酸铜晶体,蒸发皿内蓝色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这个反应需要从外界吸收热。

(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的转化:

如,往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