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文化常识积累】
1.了解秦观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
多次遭受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于诗文,词更享有
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
为“苏门四学士”。
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
伤身世之作,风格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理解与鉴赏】
1.解释词义
①纤云:轻盈的云彩。
②飞星:流星。
③银汉:银河。
④迢迢:遥远的样子。
⑤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⑥忍顾:怎忍回头看。
⑦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2.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
“胜”在哪呢?
明确①“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衬
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
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②“飞星传恨”,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的光
芒,“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
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③“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④“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赋寒凉
季节以吉祥的喜庆,写出了情感的珍贵真挚纯洁。
⑤“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鹊桥上的相逢,我们看到的是温馨浪漫,流光溢彩,相爱的人情深意长,景美,
人美、情美,成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3.这首词作写于北宋年间,到现在已千年,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仅仅是它里面
有美丽的爱情吗?
明确不是,还因为其豁达之气,“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
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试概括这首词的思想主旨
明确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
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
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
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理解性默写】
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爱情观的
是:,
。
2、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人间凡俗之爱的
句子是:
,
。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阅读练习】
鹊桥仙·赠鹭莺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莺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鹫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明,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D
2.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