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pptx
文件大小:5.74 M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5.36千字
文档摘要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浙江真题展示命题情境题型考查要点能力素养2025.1巴西农业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上升主观题城镇化的动力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分析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力2024.1印度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观题城镇化的动力、产业结构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2022.6哈萨克斯坦工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有限主观题城镇化的动力、工业结构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2021.1雨污分流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数字产业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客观题客观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4浙江省三次产业和城市化折线图的判读及其关联性客观题城镇化的动力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近80年的变化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1978年上海建成区面积141平方公里,2024年增加至1242平方公里。2、1978年上海市城镇人口约645万,城镇化率58.7%。2022年城镇人口约2225万,城镇化率为89.3%。3、1978年上海市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4:77.4:18.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达70.5%;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2:25.7:74.1;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达75.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主要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人口)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一、城镇化城镇化的表现

1978年、2000年、2022年上海市产业结构状况及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

(2025年1月浙江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20世纪60~70年代,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中等收入国家。材料二:巴西总人口约2亿,农业用地约2.4亿公顷,农业和采矿业发展较快,是全球农矿产品出口大国。几十年来,巴西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2022年达87.6%,“虚假城镇化”和“城镇贫困”问题突出。图1为巴西略图。图2为2004~2022年巴西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产值统计图。(3)分析巴西农业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上升的原因。(7分)农业用地人均占有量大,分布集中连片;(2分)劳动力成本较高;(1分)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实施规模化生产;(2分)农业劳动力过剩,(1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1分)促进城镇化水平上升。真题演练失分原因:1、概念、原理理解不清2、材料获取能力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城镇化的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2024年1月)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下图为2021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及重要产业部门。28(3)、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6分)(2022年6月)材料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略图。材料二:该国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28(3)、有观点认为,该国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农业比重偏高;(1分)工业比重较低;(1分)工业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主,劳动密集型工业不发达;(2分)信息技术产业属技术密集型;(1分)吸纳劳动力较少。(1分)重工业为主;(1分)属资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量较少;(1分)采矿业占比大(1分),矿区分散(1分),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工业结构指相互联系的工业部门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100806040200时间城镇人口比例/%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30%70%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①②③④问题1、说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与“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对应关系。问题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分别形成于左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