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
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
A.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B.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C.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D.区域贸易的频繁往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亚洲。根
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朝鲜的江西郡、延安郡及日本将京都称为“洛阳”、平安京称为“长安”,直接借用中国
地名,反映的是中古时期中华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深刻影响,中华文化通过政治制度、典章礼仪、文字建筑
等向朝鲜、日本传播,如日本大化改新后仿唐制建立都城,朝鲜高丽王朝效仿中国郡县制命名行政区划,
均体现文化辐射作用,A项正确;兼收并蓄强调中华文化吸收外来元素,如佛教中国化,而题干现象是文
化输出,排除B项;华人移民主要集中于近代东南亚,中古时期朝鲜、日本的地名模仿源于官方主动学习
而非移民推动,排除C项;区域贸易往来可能促进物质交流,但地名直接移植更多关联文化制度层面的借
鉴,如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文化,非贸易直接导致,排除D项。故选A项。
2.清末,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开始传入我国。民国时期,在回国的欧美留学生的推动下,现代数理统计方法
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国内产生了更加积极且深入的影响。下表是部分中国留学生在统计学方面的研究课题,
由此可知()
获学位时
姓名学校研究领域论文题目
间
教育心理
朱君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2中国留美学生:成功的要素
学
陈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1923中国移民研究
唐启宇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1924中国农业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人口普查:历史性与批判陈钟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1925
性研究
第1页/共17页
从分裂到整合的中国生态学研赵承信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1933
究
大战前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统计郑名儒瑞士弗里堡大学经济学1936
比较
A.近代留学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B.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转型
C.近代留学生治学报国的家国情怀D.国家热衷培养高科技人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
材料可知,当时国内面临诸多发展问题,表格中留学生研究的领域包括教育、经济、社会、人口等,皆是
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的重要方向,像朱君毅研究中国留美学生成功要素,陈达研究中国移民等,体现出他
们希望以所学知识助力国家发展的治学报国情怀,C项正确;题目中留学生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本土问题,
未体现对国际事务或跨文化比较的关注,国际视野并非材料核心,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留学生个人研究
领域,未提及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教育近代化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研究领域多为社会学、经济学等
社会科学,与“高科技人才”强调的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无关,且材料未体现国家主导培养的意图,排除D
项。故选C项。
3.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造的“智慧宫”,是一所兼有图书馆、翻译、研究和教育功能的机构,花拉子密
在此著书,介绍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方法、印度数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印度和希腊天文学知识。据此
推断,该王朝()
①改变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②建立了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
③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④文化成就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题干中未提及阿拔斯王朝
政教合一制度的变化情况,①错误;材料没有关于阿拔斯王朝疆域范围的描述,无法得出它建立了地跨亚
欧两洲大帝国的结论,②错误;“智慧宫”集合了印度、希腊等地的文化知识,体现了阿拔斯王朝对不同地
区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③正确;阿拔斯王朝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第2页/共17页
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西欧,为西欧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对西欧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④
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据《往年纪事》记载,罗斯人原信奉多神教,奉伯伦为主神。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罗斯人接受基督
教,直至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强令全体罗斯居民下河接受洗礼。这一举措()
A.主要继承了天主教教义B.加速了国家政权的分裂
C.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