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将方程x+2y=11变形为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y= B.y= C.x=2y﹣11 D.x=11﹣2y
2、一个两位数,若交换其个位数与十位数的位置,则所得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45,这样的两位数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含锐角的直角三角形 D.圆
4、“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经常研究这一神话.数学上的“九宫图”所体现的是一个3×3表格,每一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也称为三阶幻方,如图是一个满足条件的三阶幻方的一部分,则图中字母m表示的数是()
A.6 B.7 C.9 D.11
5、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以下是参选的冬奥会会徽设计的部分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若,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B. C. D.无解
7、方程的解是,则()
A.-8 B.0 C.2 D.8
8、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A.50° B.65° C.75° D.80°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原点为O,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要使OB=2OA,要经过______秒.
2、如图,在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若,则______.
3、“x的与4的差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_____.
4、如果方程mx+3=x+2的解是x=1,那么m的值是___.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______:各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______:注意符号问题;
(3)______:移动的项要变号;
(4)______:系数相加减,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5)______: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6、如果关于x的方程(a﹣1)x=3有解,那么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7、《九章算术》是一部与现代数学的主流思想完全吻合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其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有若干人共同购买某种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4钱,问共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钱?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上述问题设共有x人,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对于点M,N,给出如下定义:在直线MN上,若存在点P,使得,则称点P是“点M到点N的k倍分点”.
例如:如图,点Q1,Q2,Q3在同一条直线上,Q1Q2=3,Q2Q3=6,则点Q1是点Q2到点Q3的倍分点,点Q1是点Q3到点Q2的3倍分点.
已知:在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4,-2,2.
(1)点B是点A到点C的______倍分点,点C是点B到点A的______倍分点;
(2)点B到点C的3倍分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3)点D表示的数是x,线段BC上存在点A到点D的2倍分点,写出x的取值范围.
2、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点落在边AB上,连接,过点作于点D.
特例分析:
(1)如图1,若点D与点A重合,请判断线段AC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索发现:
(2)如图2,若点D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且,请判断线段AD与之间的数最关系,并说明理由.
3、【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发现: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点B在点A的右边(即),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线段的长).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