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难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360.7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4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若,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B. C. D.无解

2、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A.4 B.5 C.6 D.7

3、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适合用哪种方法消元()

A.代入消元法 B.加减消元法

C.代入、加减消元法都可以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含锐角的直角三角形 D.圆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以下是参选的冬奥会会徽设计的部分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下列方程变形不正确的是()

A.变形得:

B.方程变形得:

C.变形得:

D.变形得:

8、如图的数阵是由77个偶数排成:小颖用一平行四边形框出四个数(如图中示例),计算出四个数的和是436,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100 B.102 C.104 D.106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2、如图,∠MAN=100°,点B,C是射线AM,AN上的动点,∠ACB的平分线和∠MB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相交于点D,则∠BDC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x-6>0,3x-24<4+x这些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______,只含有______,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某学校学生会组织七年级和八年级共60名同学参加环保活动,七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收集15个废弃塑料瓶,八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收集20个废弃塑料瓶.为了保证所收集的塑料瓶总数不少于1000个,至少需要多少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

解:设参加的八年级学生为x人,

根据题意,得:_________,

解这个不等式,得:_________,

所以至少需要_________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

5、用不等式表示:的不大于的3倍_____.

6、求方程组的解

把方程组①代入②,得:____________,

得出x=2,将x=2代入②得出:y=____________,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_____

7、如图,在面积为48的等腰中,,,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外别为M、N,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方程:=﹣6.

2、解方程组:

3、以下表格是某区一户人家2021年11月份、12月份两次缴纳家庭使用自来水水费的回执,已知污水费、水资源费等都和用水量有关,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1:

上月指数

387

本月指数

403

加减水量

0吨

水量

l6吨

污水费

16.8元

垃圾费

8.00元

水资源费

3.20元

水价

1.45

水费23.20元

违约金

0.00元

合计

51.20元

缴费状态

已缴

表2:

上月指数

403

本月指数

426

加减水量

0吨

水量

a吨

污水费

b元

垃圾费

8.00元

水资源费

4.60元

水价

1.45

水费33.35元

违约金

0.00元

合计

c元

缴费状态

已缴

(1)根据表1可知,污水费每吨元,水资源费每吨元;

(2)请写出表2中a=,b=,c=;

(3)若该用户某个月份缴纳该项费用回执中合计是89元,则该用户这个月共消耗自来水多少吨?

4、如图,△ABC中,∠BAC=90°,点D是BC上的一点,将△ABC沿AD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线段CD上的B处,且AB平分∠CAD.求∠BAB的度数.

5、在数学课上,老师展示了下列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和车各几何?”这个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