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文件大小:392.18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16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是七次三项式 D.当时,

2、如图所示,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等于()

A.105° B.115° C.120° D.135°

3、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3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2小时,再增加3人和他们一起做4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先安排x人工作,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4、方程的解是,则()

A.-8 B.0 C.2 D.8

5、几个同学打算合买一副球拍,每人出7元,则还少4元;每人出8元,就多出3元.他们一共有()个人.A.6 B.7 C.8 D.9

6、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适合用哪种方法消元()

A.代入消元法 B.加减消元法

C.代入、加减消元法都可以 D.以上都不对

7、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A.4 B.5 C.6 D.7

8、不等式组有两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如图,∠MAN=100°,点B,C是射线AM,AN上的动点,∠ACB的平分线和∠MB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相交于点D,则∠BDC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

2、成成和昊昊分别解答完成了20道数学试题,若答对了一题可以加上一个两位数的分数,答错了一题则要减去另一个两位数的分数,最终,成成得了333分,昊昊得了46分,那么,答错一题时应减去的分数为______分.

3、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是,且它的周长是20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

5、2x-y=3用含x的式子表示y,得____________;用含y的式子表示x,得____________.

6、《九章算术》是一部与现代数学的主流思想完全吻合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其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有若干人共同购买某种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4钱,问共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钱?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上述问题设共有x人,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

7、已知是方程2x+ay=7的一个解,那么a=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点落在边AB上,连接,过点作于点D.

特例分析:

(1)如图1,若点D与点A重合,请判断线段AC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索发现:

(2)如图2,若点D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且,请判断线段AD与之间的数最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m是一个两位数,与它相邻的11的整数倍的数为它的“邻居数”,与它最接近的“邻居数”为“最佳邻居数”,m的“最佳邻居数”记作n,令;

若m为一个三位数,它的“邻居数”则为111的整数倍,依次类推.

例如:50的“邻居数”为44与55,,,

∵,∴55为50的“最佳邻居数”,∴,

再如:492的“邻居数”为444和555,,,

∵,∴444是492的“最佳邻居数”.

(1)求和的值;

(2)若p为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求p的值.

3、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正整数解.

4、解方程:

(1);

(2)

5、小明将已经到期的存了3年的3000元压岁钱取出,本利和为3247.5元,求他的存款的年利率.

6、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3.3千米,其中有一段上坡路,平路,和下坡路.如果保持上坡路每小时行3千米.平路每小时行4千米,下坡路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一个小时,从学校到家要44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上坡路、平路、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

7、已知x=4是关于x的方程3x+2=﹣2a的解,求2a2+a的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分析】

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判断A,由可判断B,由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的含义可判断C,由乘方运算的含义可判断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