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难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文件大小:345.53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43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将一把直尺和一块含30°和60°角的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如果∠CDE=45°,那么∠BAF的大小为()

A.15° B.10° C.20° D.25°

2、下列图标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小杰妈妈去银行存款,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1.5%,小杰妈妈两年后取出的本利和共61800元,设她存入银行的本金为x元,那么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x?1.5%×2=61800 B.x+x?1.5%×2=61800

C.x?(1+1.5%)×2=61800 D.(1+1.5%x)×2=61800

4、整式的值随x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下表是当x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

x

-1

0

1

2

3

-8

-4

0

4

8

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

A. B. C. D.

5、如图,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用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以下规律摆放,若第n个图中有2022枚棋子,则n的值是()

A.675 B.674 C.673 D.672

7、若a<0,则关于x的不等式|a|x>a的解集是()

A.x>1 B.x>﹣1 C.x>1 D.x>﹣1

8、如图,,,,则的度数是()

A.10° B.15° C.20° D.25°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

2、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

3、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原点为O,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要使OB=2OA,要经过______秒.

4、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用______(如x>2),即用最简单形式的不等式x>a或x<a(a为常数)表示;

另一种是用______,标出数轴上的某一区间,其中的点对应的数值都是不等式的解.这两种形式分别是用“______”和“______”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5、“a与b的2倍的和大于1”用不等式可表示为________.

6、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x+3>6的解集是______;2x<8的解集是______;x-2>0的解集是______.

7、通过“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进行消元,把“三元”转化为“___________”,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___________,进而再转化为解____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方程:.

2、解下列不等式(组):

(1);

(2)

3、下面是小颖同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解方程组:.

解:①,得③,第一步,

②③,得,第二步,

.第三步,

将代入①,得.第四步,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第五步.

填空:

(1)这种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______.

、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2)第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具体错误是______;

(3)直接写出该方程组的正确解:______.

4、解不等式组:.

5、如图,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点B在原点右侧且到点A的距离为8,且点B为线段OC的中点.

(1)点B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点C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另一动点Q从C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T是线段PQ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当时,求出相应t的值;

(3)以AB为边在数轴的上方作长方形ABMN,且.现有一动点E从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的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的方向运动.当点F运动到N点时速度提为每秒4个单位继续运动到点M,然后立即以提速后的速度返回至点N停止运动.当F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