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462.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5.42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1.在地面附近,一气球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气球的机械能(????)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90kW,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大小为30m/s,则它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A.2400N B.2700N C.3000N D.6000N

3.如图所示,一小球由细线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长为L,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则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

A.ωL

B.ωL

C.ωLsinθ

D.

4.图甲为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乙为一架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汽车受到的力有重力、路面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B.若图甲中的汽车速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汽车会向弯道内侧侧滑

C.图乙中飞机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

D.图乙中飞机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飞机受到的合力为0

5.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我国空间站内为大家开设了“天宫课堂”,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我国空间站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为GMmR2

B.空间站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为GMmR+?

C.空间站环绕地球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6.2025年2月11日17时30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在离地高度不变的低空轨道上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02组”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卫星引力为恒力 B.卫星的加速度为零

C.地球引力对卫星不做功 D.地球引力的功率不为零

7.质量为0.2kg的石块从距地面10m高处以30°角斜向上方抛出,初速度v0的大小为10m/s。选抛出点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

A.石块加速度不断改变 B.石块运动时间为1s

C.落地时石块具有的机械能为10J D.在最高点石块所受重力的功率为10

8.2024年9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一实践十九号卫星。如图所示,实践十九号卫星和中国空间站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卫星轨道半径小于空间站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空间站的线速度

C.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

9.关于功和能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J的功大于+5J的功

B.静摩擦力只能做正功,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C.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该物体动能一定变化

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0,机械能一定守恒

10.一个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前后瞬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向心力突然增大 D.悬线对球拉力突然增大

11.如图,位于竖直平面的半圆形轨道BC与足够长的水平轨道相切于B点,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受到水平拉力F=2.5mg的恒力作用,从水平轨道上与B点相距x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滑块继续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改变A点的位置,滑块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C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FC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FC?x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

B、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使纸带竖直

C、实验时,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近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点O、A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