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如图,三角形中,,.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使点C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则的度数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是2x+1>5的解 B.x=3是2x+1>5的唯一解
C.x=3不是2x+1>5的解 D.x=3是2x+1>5的解集
3、如图,小玲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原正方形的边长为()cm.
A. B. C. D.
4、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A. B.
C. D.
5、若方程组的解满足,则k的值可能为()
A.-1 B.0 C.1 D.2
6、在二元一次方程12x+y=8中,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7、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
A.-1 B.1
C.2 D.3
8、在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____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
2、有甲乙两个两位数,若把甲数放在乙数的左边,组成的四位数是乙数的201倍,若把乙数放在甲数的左边,组成的四位数比上面的四位数小1188,求这两个两位数.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
依题意,得
解此方程组,得___________
所以,甲数是24,乙数是12
3、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_________: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
(2)_________: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_________: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超过”“至少”等.
(4)_________: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5)_________:解所列的不等式;
(6)答: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4、如图,小明用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做折纸实验,其中∠C=90°,AC=BC=10,AB=10,点C关于折痕AD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边上,小明在折痕AD上任取一点P,则△PEB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5、用不等式表示:与的和是非负数__.
6、小杰,小丽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小杰每分钟跑300米,小丽每分钟跑1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__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7、幻方历史悠久,传说最早出现在夏禹时代的“洛书”.把洛书用今天的数学符号翻译出来,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将数字1~9分别填入如图所示的幻方中,要求每一横行,每一竖行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5,则a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对于点M,N,给出如下定义:在直线MN上,若存在点P,使得,则称点P是“点M到点N的k倍分点”.
例如:如图,点Q1,Q2,Q3在同一条直线上,Q1Q2=3,Q2Q3=6,则点Q1是点Q2到点Q3的倍分点,点Q1是点Q3到点Q2的3倍分点.
已知:在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4,-2,2.
(1)点B是点A到点C的______倍分点,点C是点B到点A的______倍分点;
(2)点B到点C的3倍分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3)点D表示的数是x,线段BC上存在点A到点D的2倍分点,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如图1,某校七年级数学学习小组在课后综合实践活动中,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OB的直角顶点O放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PQ、MN的垂足O处,并使两条直角边落在直线PQ、MN上,将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
(1)如图2,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射线OC是的角平分线,且.
①若旋转到图3的位置,的度数为多少?(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在旋转过程中,若∠AOC=2∠AOM,求此时的值.
3、某商店为迎接新年举行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有以下两种优惠方案:
方案一:购买一件商品打八折,购买两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