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文件大小:1.37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1万字
文档摘要

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如图,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 C. D.

2、如图,的半径为6,将劣弧沿弦翻折,恰好经过圆心O,点C为优弧上的一个动点,则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C. D.

3、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

B.a是实数,|a|≥0

C.﹣3<﹣4

D.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

4、如图,为正六边形边上一动点,点从点出发,沿六边形的边以1cm/s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运动,运动到点停止.设点的运动时间为,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则下列图像能大致反映与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5、如图,是△ABC的外接圆,已知,则的大小为()

A.55° B.60° C.65° D.75°

6、一个黑色布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A. B. C. D.

7、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大于2且小于5的概率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如图,将矩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的位置,旋转角为.若,则的大小为________(度).

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作的外接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结果保留π)

3、AB是的直径,点C在上,,点P在线段OB上运动.设,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如图,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若∠APO=25°,则∠AOP=___________°.

5、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___.

6、从﹣2,1两个数中随机选取一个数记为m,再从﹣1,0,2三个数中随机选取一个数记为n,则m、n的取值使得一元二次方程x2﹣mx+n=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概率是_____.

7、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AB=4,点C,D在半圆上,OC⊥AB,,点P是OC上的一个动点,则BP+DP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

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连接OC,弦,直线CD交BA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

(2)若,,求OC的长.

2、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若图形M和图形N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则称点P是图形M和图形N的“关联点”.

已知点,,,.

(1)直线l经过点A,的半径为2,在点A,C,D中,直线l和的“关联点”是______;

(2)G为线段OA中点,Q为线段DG上一点(不与点D,G重合),若和有“关联点”,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

(3)的圆心为点,半径为t,直线m过点A且不与x轴重合.若和直线m的“关联点”在直线上,请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4,1),C(﹣2,2).

(1)直接写出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的坐标:;

(2)平移△ABC,使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2,1),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3)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4、在中,,,点E在射线CB上运动.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EF,连接CF.

(1)如图1,点E在点B的左侧运动.

①当,时,则___________°;

②猜想线段CA,CF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2)如图2,点E在线段CB上运动时,第(1)问中线段CA,CF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求出它们之间新的数量关系.

5、在△ABC与△DEF中,∠BAC=∠EDF=90°,且AB=AC,DE=DF.

(1)如图1,若点D与A重合,AC与EF交于P,且∠CAE=30°,CE,求EP的长;

(2)如图2,若点D与C重合,EF与BC交于点M,且BM=CM,连接AE,且∠CAE=∠MCE,求证:AE+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