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docx
文件大小:999.85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25万字
文档摘要

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的度数为110°,∠D的度数为40°,则∠AOD的度数是()

A.50° B.60° C.40° D.30°

2、如图,AB是的直径,CD是的弦,且,,,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B. C. D.

3、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刚到车站,恰好有车进站

B.在一个仅装着白乒乓球的盒子中,摸出黄乒乓球

C.打开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恰好是概率初步的内容

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外角和是360°

4、“2022年春节期间,中山市会下雨”这一事件为()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确定事件 D.随机事件

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数字,0,2,从中随机抽出两张不同卡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数字之和是0的概率为0 B.数字之和是正数的概率为

C.卡片上面的数字之和是负数的概率为 D.数字之和分别是负数、0、正数的概率相同

6、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三次,其中“至少有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B. C. D.

7、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

B.a是实数,|a|≥0

C.﹣3<﹣4

D.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

8、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背面完全相同的四张卡片,正面分别写着数字-4,-1,2,3,背面朝上并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记为,再从余下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记为,则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__________.

2、如图,将半径为的圆形纸片沿一条弦折叠,折叠后弧的中点与圆心重叠,则弦的长度为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直径是80cm,母线长90cm.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和圆锥的全面积依次是______.

4、在菱形ABCD中,AB=6,E为AB的中点,连结AC,DE交于点F,连结BF.记∠ABC=α(0°<α<180°).

(1)当α=60°时,则AF的长是_____;

(2)当α在变化过程中,BF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在一个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白球,如果从中随机摸出两个球,那么摸到的两个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6、已知一个扇形的半径是1,圆心角是120°,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

7、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2个红球和m个黄球,随机从袋中摸出个球记录下颜色,再放回袋中摇匀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附近,则m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

1、随着科技的发展,沟通方式越来越丰富.一天,甲、乙两位同学同步从“微信”“QQ”,“电话”三种沟通方式中任意选一种与同学联系.

(1)用恰当的方法列举出甲、乙两位同学选择沟通方式的所有可能;

(2)求甲、乙两位同学恰好选择同一种沟通方式的概率.

2、在正方形ABCD中,过点B作直线l,点E在直线l上,连接CE,DE,其中,过点C作于点F,交直线l于点H.

(1)当直线l在如图①的位置时

①请直接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

②请直接写出线段BH,EH,CH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

(2)当直线l在如图②的位置时,请写出线段BH,EH,C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已知,在直线l旋转过程中当时,请直接写出EH的长.

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

(1)将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上画出,使与位似,且位似比为2:1,求点的坐标;

(3)若是外接圆,求的半径.

4、在△ABC与△DEF中,∠BAC=∠EDF=90°,且AB=AC,DE=DF.

(1)如图1,若点D与A重合,AC与EF交于P,且∠CAE=30°,CE,求EP的长;

(2)如图2,若点D与C重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