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3.2物态变化(6)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升华和凝华;
2、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况;
3、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4、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一、知识点梳理:
1、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
变为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_____________叫升华,升华过程_____热(填“吸”或“放”)。
3、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
气态直接变为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凝华过程__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5、制造舞台上云雾缭绕现象主要是利用干冰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而形成小水滴
悬浮在空中。
6、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冰窗花的形成的——水蒸气成小冰晶而形成;冰窗花出现在;
(2)有微风的且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的形成——空气中的而成的小冰晶。
(3)冬天凌晨,地面的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4)冰棍外表的“霜”的形成——空气中的遇到冰棍的冷,而成的小冰晶。
(5)干冰在空气中长出“胡须”的现象——干冰的温度非常低,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干冰外表发生
了而形成。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一组是()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题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
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例题3、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
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例题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B
.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
C.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例题5、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先根据的高度来固定铁圈和石棉网的高度,再将烧瓶用铁夹固定;
(2)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
称)造成的;
(3)继续加热,在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选填“空气
中”、“沸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4)而在金属盘底部会出现水滴,为了实验效果明显,让“雨”下的更大一
些,现有热水、冰和干冰,则可在金属盘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