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内容摘要】浙教版科学是一门综合类课程,化学是其中的基本学科,化学知识、内容也是科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构成。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体验式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状况并不理想,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体验式学习的实践价值也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站在体验式学习的角度,具体分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状况,并提出更为有效的体验式学习相关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体验式学习实验教学
得益于系列教学理念的越发成熟、开放,以及系列创新教学法的应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体验式学习理念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更多尊重,看重学习中的实际体验也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层面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整与优化。部分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尝试,但实验教学实践状况并不理想。鉴于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实验教学实践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概述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主角的一种学习形式[1]。与此同时,体验式学习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很多教师纷纷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相应尝试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体验式学习能够为实验教学创新提供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丰富较好联系在一起后,实验教学有效性也能更好提升。另一方面,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好凸显出来,学生在实验中的体验得到了有效保障和提升后,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无论是从教师“教”,还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看,体验式学习都应当较好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其也应当对体验式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实践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二、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状况分析
1.实验教学情境相对固化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倾向于实验教学环节上的设置来增强学生体验,但实验教学情境相对固化,这也导致实验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获得较好体验。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中,教学情境即具体的环境,教学情境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知识学习效率等产生直接影响。部分教师通常站在应试教育的视角下驱动实验教学,思想意识层面也忽略了实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因此,实验教学情境相对固化下,很多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兴趣较低也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的实际有效性。特别是后进生占比较高的班级内,实验教学情境相对固化时,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实验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容易被割裂[2]。一旦实验难度较高,抑或是较为枯燥,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与实验体验便会处于较低水平。
2.互动交流较少时学生体验状况较差
体验式学习虽然逐渐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指导理念,但实验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对较少,这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不足之处。从基本的实验教学流程上看,教师讲解相关学科知识与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成了体验式学习视角下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形式。这一进程中,很多教師并不会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也并未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相关互动、交流。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成了简单、机械性的重复。即便学生具有较多的实验操作机会,但大部分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际体验并不良好。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体验式学习视角下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甚至会不升反降。因此,互动交流相对较少会导致教师无法较好掌握实验教学节奏,同时还会削弱体验式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3.实验教学资源拓展状况不理想
体验式学习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相应教学资源的拓展状况不理想,这也成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具体不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化学知识的讲解,以及相应实验教学中,教师对教材都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但体验式学习更为强调新颖,这种新颖不仅仅是指教学形式上的新颖,同时也包含新教学内容的较好引入。很多教师并未有意识的拓展实验教学资源,单纯结合教材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中讲解相应知识的做法也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状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很多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形成了初步了解,实验中重复讲解相关知识、内容也无法为学生实验中良好体验的取得提供足够帮助。无法将实验教学形式创新与内容丰富事宜有效联系在一起。
4.学生实际体验缺乏有效评价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缺乏有效评价,这也是很多教师较为积极地进行相应教学调整与优化,但实验教学状况依然较差,学生学习体验依然较低的直接原因[3]。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状况并不相同,学生个体差异也会对实验教学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理论上看,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实验教学需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