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课题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9页
学业要求
1.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和资源及其应用。
2.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3.能从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视角,分析和讨论资源综合利用、材料选取与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问题。
4.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知道常见的能源及其利用方式。
2.能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情景导入】化石能源在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展示化石燃料的利用图片。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展示材料的利用图片,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你知道的材料有哪些?
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知识回顾】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其常被用作燃料。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思考】化石能源的传统利用方式——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如何改善这一现状?
【归纳总结】
(1)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
(2)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
【例1】能源发展区位优势明显,有多种类型的发电站,其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分布式光伏电站 B.燃煤火力发电站
C.潮汐发电站 D.风力发电站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过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秆等生物质直接燃烧,其应用范围有限且污染严重。如果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转化,就能得到煤气、沼气等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以及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化学在材料的研制和创新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流讨论】学生阅读课本P105-106页,了解高分子材料,结合生活常识,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高分子材料?其结构是怎样的?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如何分类?
3.什么是合成材料?其有哪些性能?举例说明材料的应用。
【归纳总结】1.高分子材料分为:
天然高分子材料:天然存在的、不需要化学方法合成。包括天然橡胶和天然纤维。
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都是由大量小分子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链状或网状结构。
【过渡】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而高分子材料中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之分,如何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呢?
【探究】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方法】燃烧,观察现象和产物。
【归纳总结】
纤维种类
现象
天然纤维
棉纤维
燃烧时有烧纸气味,灰烬为灰色,细而软
羊毛纤维
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为黑褐色小球,易碎
合成纤维
涤纶
先熔化再燃烧,燃烧时有特殊气味,灰烬为黑色或褐色硬块
【过渡】现代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等的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流讨论】学生阅读课本P107页,了解新型材料。
【讲解】人们不断改进钢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水泥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并将几种材料复合起来,综合各组分性能的优点,形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芳纶复合材料等;还开发了大量具有光、电、磁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例2】下列物品不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棉线衬衫 B.橡胶轮胎
C.塑料衣架 D.尼龙手套
【过渡】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呢?
【归纳总结】1.尽量减少不必要使用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心得?小组讨论,看看都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归纳后选代表发言。
四、随堂训练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地热能 C.石油 D.天然气
2.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垃圾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禁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