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语文备考-单元教学有效策略分析.doc
文件大小:1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32千字
文档摘要

初中语文备考-单元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单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应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指导价值。

单元教学特点简述

(一)整体性

针对一个单元内的文本进行教学设计,这极大地突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单元教学的目标。

学生也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其学习的知识点之间进行一定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系统性

单元备课要形成一定的逻辑方式。

单元视角下的备课应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从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角度出发,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重组,整合为相对完善的教学单元,确立单元目标,划分课时,将教学的诸多要素进行有序规划,以整体性的视觉来整合资源、合理安排和落实。

单元教学实施建议

(一)整体感知,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

整体感知,指的是整理每篇文章的内容。这是一个单元的起始课,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好好把握,为后续的教学做准备。

所谓目中有人,是指要走进文化大家的作品当中,必须走进作者的生活世界,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诠释好文化大家的文化情怀。

心中有情,是指语文的功能是表达情感,用情感打动人心。营造情境、营造氛围、调动情绪,是把握文章情感的关键,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方法来呈现、铺垫情绪,从而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世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内涵。

以七下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描写的都是普通人。通过对普通人的日常琐事反映“爱”的主题,讲述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普通人和弱者之间)的同情和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广义的“爱”,深入美的教育。本单元包括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杨绛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等。

单元导语是这样叙述的: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鲁迅、杨绛、李森祥等人都在现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从作家的人生历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进而关注课本教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时代的风云变迁和不变的人文情怀,然后再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才能从文本中领略到深刻的情感,并能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分析。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艺术,当学生心中有情时,他们才能真正进入书本的深处,并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二)经典鉴赏应选择目标,突出主体思维的培养

经典的鉴赏不应该是一门乏味的内容分析过程,用琐碎的问答淹没经典之美,将一篇优美的文章分解成支离破碎的语句。教学目标应该是回归语文学科素养——听、说、读、写。经典鉴赏要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是如何创作出这样隽永的经典,引导学生鉴赏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写作规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最终对自己的写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仍以七下三单元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呈现了一位虽然地位低下、愚昧麻木,但是又不失淳朴善良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鲁迅先生用质朴的文字表达了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老王》这篇文章中,杨绛描述了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尊重。

在内容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些文章描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社会地位低、生活艰难,而且每个人物都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课文在题材的选择上各有千秋:《阿长与〈山海经〉》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人物个性;《台阶》的线索纵横交错,在纵向的主线上选取几个片段横向展开,别有新意;《老王》也是通过人物横断面,纵向展开人物描写。

在《老王》这篇课文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愧怍”的理解。从全文描写中可以看出老王在感情上已将“我们”当成了亲人,可是他直到生命的终点都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都未曾得到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都没有被融入“我们”一家。老王走了,他是带着无法言说的心灵渴求和永远的遗憾走的。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疏忽和不曾用心体察老王的心灵渴求造成的,尽管“我”内心对他是真诚的、关爱的,但远未曾达到老王对我们的感情程度。所以“我”“愧怍”,更为“我”的无法补过而“愧怍”,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根据单元基本问题,进行重组规划和协调改进

初中语文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评估学生发展的新领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单元的内容和结构以达到整体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