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类题目示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哈佛中国史》(全六卷)的分卷书目:
卷目
书名
第一卷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第二卷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第三卷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第四卷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第五卷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第六卷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任一分卷,为该分卷写一个内容简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19.【考点】古代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特征
【解析】本题是小论文试题,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书目,让学生选择任一分卷进行内容简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的是《哈佛中国史》的分卷书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任一分卷的书名进行介绍。
评分说明:答题应包含三部分内容:标题、论证、总结。其中标题2分,论证8分,总结2分。
阅卷细则:
1、标题部分:完整写出分卷书名的得2分【例:分卷书名: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或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只写第*卷,不写书名的扣1分。
2、论证(简介)部分:论述部分应紧紧围绕书名前的限定词展开;结构上要求有总起+分述两部分;
总起是对全书内容的概述(2分),分述是对书本内容的多角度分析(至少三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
3、总结部分:简洁扼要,回应主题。
4、卷面要求:段落化,规范化;如没有明显的结构提示语,可适当扣分;如出现比较明显的史实或者书写错误,可适当扣分;如卷面潦草影响阅卷,可适当扣分。
示例1:
分卷书名/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简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孕育出早期中华帝国【总起】。
政治上,秦朝统一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完善。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促进了思想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分述】。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秦汉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早期中华帝国的基础【总结】。
示例2:
分卷书名/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简介:南北朝上承两晋,下启隋唐,其间政权更迭,南北对峙,是中华帝国的分裂时期和大融合时期【总起】。
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帝国的分裂时期。政治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与南渡的汉人建立的南方政权南北对峙,政治呈现分裂局面。经济上,北方常年战乱,经济残破,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思想文化上,佛、道思想盛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大分裂背后,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华帝国的大融合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南方得到开发,思想呈现出三教合流的局面,这是帝制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时期。【分述】
综上所述,南北朝时期,中华帝国在南北分裂的背后孕育着重建大一统帝国的希望。【总结】
示例三:
分卷书名/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简介:唐朝是大一统王朝,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是世界性帝国。【总起】
政治上,君臣励精图治,制度建设颇有成就,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不断完善,政治稳定。经济上,大运河连接南北,南北经济联系加强。思想文化上,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诗歌创作迎来黄金时期。民族关系上,唐朝疆域辽阔,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外交流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分述】
综上所述,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活跃,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总结】
示例四:
分卷书名/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简介:宋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超过了前代,是中华帝国的重要的转型时期。
政治上,君主专制得到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中央占了上风,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打破了坊市界限,市场发达,对外贸易发展。文化上,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再度成为主流思想;科技上,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在宋代发明或者使用,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文学艺术繁荣。
综上所述:宋代是中国古代承先启后的朝代,使儒学再次发扬光大,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使社会出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化和转型。
分卷书名/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简介:宋朝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总起】
政治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文官政治形成,有效防止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市民队伍壮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思想文化上,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上升道哲学思辨的高度,创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