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2 .doc
文件大小:1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95千字
文档摘要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陈锦才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

二、设计思想

1、《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盲孩子在他的影子的陪伴下和在萤火虫的帮助下重见光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歌颂和赞美。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切感受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爱”的主题。

2、初一的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并且刚刚学过了童话《皇帝的新装》,对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教学时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兴趣,激发联想和想像,在每个学生心中,再现文章所展现的画面形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积累词汇。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朗读和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六、教学准备

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让世界充满爱》。

七、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爱让世界充满温暖,爱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因为有了爱,才使贫穷的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使犯错误的人有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使那些残疾人心里充满阳光,爱在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家金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的爱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去感受爱的神奇力量吧!

2、整体感知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放声朗读、默读等)通读课文,读完后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对于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词典,也可以求助同学,还可以求助老师。)

⑵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并说说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3、主题探究

关于课文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下面两种说法,你能同意吗?你还有别的看法吗?简要说说理由。

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师先进行方法指导: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启发。最后师生共同整理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

⑴生活中,爱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在生活中你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经历。

⑵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也许对爱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对爱的感悟写下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学生写完后在班上交流。)

5、朗读训练

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除了以情感人外,还具有美的意境和美的语言。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去感受文章那美的意境和美的语言。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读出语气、节奏、情感。

(先各自练读,再分好角色朗读: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萤火虫”的话。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最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6、教师小结

这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这篇美丽的童话让我们体会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纯真的爱。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结束新课。)

7、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的叠词,可带着句子抄写,然后反复诵读,作为语言材料的积累。

八、教学反思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学生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尤其是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2、此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把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学习之中,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此设计重点突出,难易适度,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整个教学流程贴切自然。另外,选择的背景音乐也符合文章的主题,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童话“爱”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