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1
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2
1.1正数和负数(第2课时)41.2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6
1.2.1有理数的概念6
1.2.2数轴8
1.2.3相反数10
1.2.4绝对值11
1.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2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13
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4
2.1.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14
2.1.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16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18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20
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2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22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23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24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26
2.3有理数的乘方28
2.3.1乘方(第1课时)28
2.3.1乘方(第2课时)29
2.3.2科学记数法30
2.3.3近似数31
第三章代数式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32
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1课时)33
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2课时)35
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3课时)36
3.2代数式的值(第1课时)38
3.2代数式的值(第2课时)39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40
4.1整式(单项式)41
4.1整式(多项式)43
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45
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2课时)47
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48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50
5.1方程50
5.1.1从算式到方程(第1课时)51
5.1.1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52
5.1.2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54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56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57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59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61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63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64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66
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67
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69
6.1几何图形70
6.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70
6.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72
6.1.2点、线、面、体74
6.2直线、射线、线段76
6.2.1直线、射线、线段76
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78
6.3角80
6.3.1角的概念80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82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2课时)83
6.3.3余角和补角8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规划表
单元内容及内容解析
本章从实际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从温度
计等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轴,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认识到
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本章最后探究了利用数轴、绝对值和相反
数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本章是第三学段的开篇,对有理数的认识和研究方法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小
学学习的自然数和正分数只关注绝对值,而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确
定,这一变化将推进“数与代数”的全面升级.
数轴是研究有理数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这个工具,就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数、用数表示数轴上的点,这为我们数形结合地研究数学问题提供了重要手
段,本章我们还借助数轴研究了相反数和绝对值,并探究了如何比较有理数的
大小.利用数轴认识有理数,可以培养我们运用图形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
识和习惯.在后续学习中,数轴和数形结合思想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章安排的“图说数学史”慢慢长路识负数、“数学活动”体重调查、猜数游
戏,能帮助学生理解本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重视.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1.能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相反意义的量,理解零的意义.
2.会画数轴,通过利用数轴上的点研究和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感受图
形(数轴)的直观作用,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3.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认识到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组成,能熟练比较
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4.尝试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及绝对值、相反数,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单元学业质量要求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体情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有
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体会相反数和绝对值的
意义,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能求有理数的相
反数和绝对值.
单元知识结构图
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