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上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ppt
文件大小:2.9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21千字
文档摘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解: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解: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收到了200多份的设计方案,1951年国庆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另外3个方案来建筑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10幅巨大的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预习检查1熟记下列字词的读音、字形。高大而笔直地挺立。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勇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伟大的功绩。丰,多、盛。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形,显示、显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3.“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容,也与本小节“”扣合,体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2.“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之意。庄重、庆贺巍峨雄伟庄严1.了解课文思路2.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以及观察点课文思路点题总领正文(1节)详写碑身浮雕(2—10节)抒写瞻仰感受(11节)渗透着:无限崇敬深切怀念本文结构:总分总默读全文,找出作者参观路线的方位词,试着画出参观路线图。走去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瞻仰东长安街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转到 最后来到走下离开南(背面)西北(正面)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纪念碑东南西北 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政协礼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纪念碑东南西北 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政协礼堂远近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按照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介绍纪念碑大碑座小碑座碑身碑顶第二层平台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由到的顺序。远处近处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质料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结构碑心石上题字碑文4.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与造型,揭示它的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和装饰象征意义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5.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②③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解放战争五四运动鸦片战争.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销毁鸦片烟1839年金田起义1851年(东)武昌起义1911年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五卅运动192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南昌起义1927年抗日敌后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雄纪念碑(北)胜利渡长江解放战争时期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①:南东西北①③④⑤⑥⑦⑧⑩⑨②浮雕题名及方位图销毁鸦片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支援前线胜利渡长江欢迎解放军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1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2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1下列句子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