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01.docx
文件大小:19.3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萧红墓畔口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追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萧红的名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萧红”引出本文将要讲述的内容。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其诗歌注重意境的创设和语言的锤炼,讲究节奏和音乐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雨巷》一诗传诵一时,他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写作背景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又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四、文题解读

“萧红墓畔”点明了诗歌创作的地点,表明这是一首悼念萧红的诗。“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表明这首诗是诗人即兴而作的。

五、人物介绍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六、全文分析

1、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赏析:诗人专程来萧红墓前凭吊,六小时的行程喻示一种“长度”(时间上的、空间上的),在这种“长度”里,还包含着一种“重”,即寂寞给人带来的内心的沉郁和对生与死的沉重思考。

“走”“六小时”“长途”从方式时间、空间上突出两人友情之深挚。

“寂寞”写出诗人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的心境一一无比孤寂、悲凉。

2、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赏析:“到你头边放一来红山茶”这一动作的短促、轻逸与“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的“长”“重”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转折,内心的克制。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表明诗人希望萧红仍然活着,幻想她是暂时安睡,蕴含着诗人对萧红早逝的痛惜。

“红山茶”红艳如火,暗含萧红之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赞美和激赏,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沉重。

3、

等待着,长夜漫漫,

赏析:“我等待”的是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感。“长夜漫漫”,喻指黑暗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人生长路漫漫之意。

4、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赏析:与前面诗句构成对比,一个受着煎熬,焦急等待;一个却闲适淡然地卧听海涛闲话。“我”的“等待”与“你”的“卧听”,“我”的“长夜漫”与“你”的“海涛用话”两相对应。这是“生”与“死”的对话,“生”的我艰难的行走还要继续,而”死”则是永恒的安详。

七、合作探究

1、“等待着,长夜漫漫”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解析:“我”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2、结尾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包含着诗人对萧红怎样的感情?

解析:①伤悼萧红的不幸早逝;

②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能创造更多更出色的作品;

③羡慕萧红已从现实中解脱,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

3、请简要分析《萧红墓畔口占》中的对比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表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长度”,又包含着一种“重”,这与“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动作的短促与轻逸形成了对比。

“我”与“你”也构成了对比:“我”“生”,“你死”;“我”“动”,“你”“静”;“我”“寂寞”,“你”如红山茶般热烈:“我”“等待”,“你”“卧听”;“我”痛苦地面临“长夜漫漫”,你悠闲地“卧听着海涛闲话”:“我还要继续艰难地行走,“你”永远安详地长眠地下。

八、本文主旨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