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 教案(表格式)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doc
文件大小:56.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63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3常见的盐

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课时

常见的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82页

素养目标

1.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总结盐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情境导入】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盛有无色固体(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猜想:硫酸钠或碳酸钠。应如何检验?

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

(一)盐的化学性质

【讨论】那些物质能与盐发生化学反应?

【归纳总结】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学生完成教材P81“实验10-12”。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结论

盐+碱→新盐+新碱

【实验】学生完成教材P81“实验10-13”。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OH溶液+CuSO4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

Cu(OH)2↓+Na2SO4

BaCl2溶液+Cu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BaCl2+CuSO4=

BaSO4↓+CuCl2

结论:盐+盐→新盐+新盐

(二)复分解反应

【观察】观察下列反应方程式有何共同特征?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81“思考与讨论”。

【归纳总结】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讲解】结合附录I“部分酸、碱、盐的溶解度表”,总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口诀。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心得?小组讨论,看看都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归纳后选代表发言。

四、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Ca(OH)2=CaSO4+2H2O

B.H2SO4+BaCl2=BaSO4↓+2HCl

C.2HCl+Fe=FeCl2+H2↑

D.2HCl+CaSO4=CaCl2+H2O+CO2↑

2.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Na+

B.ab段溶液pH的逐渐减小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D.d点时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本课题内容。

复习旧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物质之间关系的网络图。

学生动手实验,养成规范的操作,增强观察现象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对一类反应进行分解整合,找出其特点。

板书

设计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一、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新盐+新盐

二、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条件: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