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重点词句分析—知识点专练
(一)词语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指的是某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通过理解词语含义、
情感色彩或者修辞手法来分析句子的作用。考察的是学生对语言鉴赏的能力。
(二)句子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效果指的是某个句子在段落中在文本中的作用,通过分析
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等方式进行解答。考察的是学生对语言鉴赏的能力。
1
考点:词语表达效果(重点)
(一)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型题时,要结合文本,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不仅仅是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
也要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同时结合相应的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以及词语
情感色彩等去分析。
(二)常考题型
1.直接分析题:①加字词有什么作用?②文中加点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③结合上下文
说说XX词语有什么好处?
2.词语删除题:句中XX词能否删去?
3.词语替换题:句中XX词能否替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
(三)答题技巧
1.定位延伸
①定位:定位题干中加点字词所在的自然段。
②延伸:定位后延伸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
试卷第1页,共13页
2.直接分析题
①明确词语本义
②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即词语的句中义
③结合手法:即判断加点词语在句中是否有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
④判断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先回答词语本义,再回答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紧接着回答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表达的情
感。
XX一词是的意思,在文中表示,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词语删除题
①明确词语本义
②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即词语的句中义
③结合手法:即判断加点词语在句中是否有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
④判断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先回答词语本义,再回答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紧接着回答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表达的情
感。
XX一词是的意思,在文中表示,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
感,如果删去,无法表达作者情感。
4.词语替换题
①对比原词词义以及替换词词义
②对比原词在句中的作用以及替换词的作用
答题模板
XX一词在句中表示,写出了的特点,如果替换成,不足以表达的情感。
5.注意
①不可以脱离文本分析词语。
②关注词语的情感色彩:判断词语的情感色彩也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去分
析,通常为两种:褒义贬用、贬义褒用。
试卷第2页,共13页
1.文学性文本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①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②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
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③“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④“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⑤“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
吗?”
⑥“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⑦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
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
么样的花。
⑧终于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
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
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⑨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个废弃的破脸盆。
.
⑩“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
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
生姿;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
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格活泼开朗,学习自信满满,生活充满阳光。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