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pptx
文件大小:1.82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3.25千字
文档摘要

;;;2.实验设计思路——对比实验;3.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教材深挖

1.装置乙中,要将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原因是

?。?

2.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在鉴定酒精时,避免葡萄糖对颜色反应的干扰的方法是

?。?;易错排查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去除溶液中的O2。

()

2.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

4.培养开始时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以便检测酒精生成。();;实验现象;;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菌细胞的完整性及是否通入氧气,温度和pH是无关变量

B.四组实验中,实验①和③为对照组,实验②和④为实验组

C.四组实验中都会有ATP产生,但实验④中产生的ATP最多

D.实验①中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的灰绿色较实验③深;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菌细胞的完整性及是否通入氧气,其他变量都是无关变量,A项正确;实验①与实验②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实验③和实验④也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B项错误;四组实验都能产生ATP,但只有实验④细胞结构完整,且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其产生的ATP最多,C项正确;实验①: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无氧培养8小时,由于含有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但是酶溶于培养液中,浓度低,且其活性易受产物影响,产生的酒精较少,实验③: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无氧培养8小时,该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量较多,与实验①培养液相比,实验③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的灰绿色较深,D项错误。;考法二探究生物细胞呼吸方式

2.呼吸熵(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实验开始前,着色液滴均停留在初始位置,然后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min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距离,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mm和y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测得x=50mm,y=-5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2

B.若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中可能有脂肪

C.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装置一液滴右移

D.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可增加放入灭活发芽种子的装置,其他条件不变;;;2.外部因素

(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2)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3)水分对细胞呼吸的影响;(4)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教材深挖

(必修1P95思考·讨论)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的优点是?。?;易错排查

1.同一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呼吸速率有差异。()

2.严格的无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最少。()

3.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

4.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6.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2.(根据2021·河北卷情境设计)《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②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

③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④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解析据图分析,苹果贮存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和低氧,A项错误;5%O2浓度条件下,苹果细胞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