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酶和ATP课件.pptx
文件大小:5.02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05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七讲酶和ATP

活细胞中一般都能产生酶考点一、酶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注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法合成酶合成场所:主要是核糖体和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也可以合成来源:作用: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唯一功能)注意: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也属于酶的催化作用。作用场所:胞内和胞外、体内和体外均可发挥作用

考点一、酶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分子被激发到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提醒①加热可以为反应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③酶可以重复使用,作用后不会被降解或灭活。

考点一、酶探索历程:巴斯德: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细胞的作用。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细胞中某种物质的作用。毕希纳:证明了李比希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酶。萨姆纳:提取到了脲酶,并证明其为蛋白质。切赫和奥尔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考点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过氧化氢溶液水浴加热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猪肝研磨液)(滴加氯化铁)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2H2O2===2H2O+O2↑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过氧化氢水浴加热加氯化铁加猪肝研磨液气泡无很少较多非常多带火星的卫生香--发亮复燃

考点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与__________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无机催化剂注意:与不加催化剂相比,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证明其具有高效性!①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②酶作为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也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点,也不会改变生成物的产量。含义:

考点二、酶的特性2、专一性试管编号12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注入蔗糖溶解-2mL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mL2mL60℃水浴保温5min新配制的斐林试剂2mL2mL沸水浴煮沸1min?实验现象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淀粉被分解,产生了还原糖;而蔗糖没有被水解,没有还原糖的产生。该实验现象能够得到什么结论?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注意:上述实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因为无论蔗糖是否被水解,都无法被碘液检验。

考点二、酶的特性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含义:一种或一类相关学说:①锁钥学说(已被证明是不够科学的)②诱导契合学说(主流说法)锁钥学说当底物与酶相遇时,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和底物契合并反应,反应结束后,酶活性中心将恢复为原来的构象。

考点二、酶的特性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含义:一种或一类底物A浓度在底物A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若加入酶B,则反应速率与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底物A的反应。

考点二、酶的特性探究酸碱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①是否设置对照组?如何设置自变量?需要设置相互对照,自变量为不同的pH值。②能否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调节pH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混合后会立即发生反应,此时再调节pH值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大。③如何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将温度等其他因素设置为相同且适宜(设置为无关变量)。

试管号1234567过氧化氢酶(mL)1111111pH135791113过氧化氢(mL)5555555考点二、酶的特性探究酸碱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由图可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范围是?如何得到更精确的最适pH的范围?最适pH范围是5到9之间在pH=5到9之间再设置pH梯度进行实验由图可知,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条件有何特点?3、作用条件温和

考点二、酶的特性3、作用条件温和①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②在过酸、过碱或过高温度条件下会使酶的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导致____________。③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_______,但空间结构_______遭到破坏。因此,酶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酶的活性(催化效率)空间结构完全失活注意: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被破坏,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大降低没有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解析:

考点二、酶的特性3、作用条件温和注意: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没有完全消失!而在酸碱度过低的条件下,酶活性完全消失。教材P84

考点三、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①条件适宜,酶量恒定,不断增加底物①酶促反应速率先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解读:②随着底物浓度的继续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受到酶数量的限制,不再加快。①条件适宜,底物量充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