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知识回顾】什么是种群?;;01;在调查、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紫外线黑光灯;(3)估算法2:样方法;②适用范围:;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法);(2)样方的取样关键:;(3)常用的取样方法:;(4)计数方法:;如何调查海洋某种鱼类、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呢?;(4)估算法3:标记重捕法;②原理:;【例】在对某地区田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这样可估算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种群密度为。;③适用范围;⑤误差大小判断
a.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则估算值偏;
b.若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则估算值偏;
c.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
d.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
e.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实验人员发现,则估算值偏。
f.标记物影响被标记个体的活动,使其被再次捕获的机会增大,则估算值偏。;①红外触发相机;②动物粪便——微卫星DNA分子标记;鲸;【总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同一物种可能包含多个种群,但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
同一物种()
(2)调查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4)种群密度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思考】为什么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1.概念:;3.意义:;1.概念:;如果研究一座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1.年龄结构;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比较;(3)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的关系;【问题探究】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判断;2.性别比例;2.性别比例;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典例分析】右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2)城市人口的剧增,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造成的()
(3)我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维持我国正常的
性别比例()
(4)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一定增大();【课堂小结】;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3.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4.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5.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0只鼠,标记后放回原地,???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72只鼠,其中带标记的鼠有18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草原鼠害时不宜采用样方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240只
C.若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很可能不准确
D.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该区域鼠的实际种群数量
大于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