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 1阿Q正传 教案 .doc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阿Q正传》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阿Q的人物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分析阿Q形象,理解“精神胜利法”。

课型:探究研讨型

教学设想:

1、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个性感知”、“汇合共识”、“质疑探究”三个步骤,试图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整篇3课时,本课时为第2课时)

教学方法设计:

1、自读研读法

学生对鲁迅的文章已有所了解。本文还相当有趣,因此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自我研读,并且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成果。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也要把握好理论指导的尺度。

2、导读法

??在主人公的思想性上,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了解阿Q的精神本质以及反思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存在的这种精神。

3、讨论法

??通过课前的研讨,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互相置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启示。教师设置好讨论题,设题有一定的难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九十多年前问世的阿Q,似乎很遥远,又似乎就在眼前;似乎活在过去,又似乎活在现在,好像是别人,又像是自己……那个瘦伶仃、破夹袄、癞头,小眼睛的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陋的阿Q,生活中很难找到实实在在的人,但似乎到处是他的影子。阿Q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阿Q。

(出示学习目标)

二、个性感知

1、上节课我们梳理了阿Q的故事,请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1、阿Q的“行状”;2、阿Q看人看己;3、阿Q的癞疮疤;4、阿Q押牌宝;5、阿Q的出名;6、阿Q斗王胡;7、阿Q挨“哭丧棒”;8、阿Q调戏小尼姑)

2、我的阿Q

世界文学史上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样经典的阿Q,我想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阿Q”。你的阿Q是怎样的?

若只用一个词语(即某一方面)来形容阿Q给你的最突出、最深刻的印象,那是怎样的阿Q?(例如,变态的阿Q)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阿Q的个性感知和理解,尽量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阿Q,教师先不评价、不追问。

三、汇合共识(真实阿Q、精神胜利法)

小组内交流、讨论、整合,形成小组对阿Q性格特征及其表现的共识,推出一位代表汇报发言(3分钟)。

例析:阿Q的“先前阔”、“儿子阔”、“被儿子打”、“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等名言及其逻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精神胜利法。

在学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综合归纳阿Q的性格特征,并让学生把握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特征。

共同明确:

1、阿Q的形象:身份卑微,盲目自大,保守迂腐,死要面子,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愚昧落后,懦弱卑怯,争强好胜,畏强凌弱,趋炎附势,麻木健忘,沉醉虚幻,逃避现实……

2、精神胜利法的本质:逃避现实精神自慰麻木健忘自欺欺人

(那是特定背景下,弱者寻求的一条没有出路的出路,即面对自身无法改变的卑弱失败现实,却用精神上的虚幻来麻醉自己寻求解脱。)

四、质疑探究

1、在阿Q的生活里,充满着两件事:一是戏弄,一是打。在这些事件中阿Q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会是这样子?

启发引导:

?.引导学生思考阿Q的身份地位(环境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没有平等尊重)

?.明白阿Q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难逃社会染缸)

教师总结:

备用问题:

?.阿Q会不会自杀?

(精神胜利法会让阿Q选择屈辱求生)

?.阿Q有没有明天?

一个人面对生活只有两种状态:一是直面,一是逃避。阿Q面对劣势困境不能正视,永不改进,只有逃避,所以永远改变不了现实,只会永远被欺凌被奴役。

2、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确定了以上三个探究研讨的重点问题后,教师可依次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慧眼新解

现实生活中压力处处存在,你如何排除心中的负能量?

六、小结

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的集中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