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 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40.3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7.28千字
文档摘要

考卷内容

exam_content=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C.地球的表面积为5100676平方千米

D.地球的自转轴垂直于赤道平面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C.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D.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

3.地球上的五带划分:

A.热带、温带、寒带

B.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C.热带、温带、寒带、极地带

D.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4.地球公转的影响:

A.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C.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D.地球公转导致地球形状变化

5.地球自转的影响:

A.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变化

B.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自转轴倾斜

C.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产生地转偏向力

D.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6.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A.热带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B.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低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

C.热带低气压带、副热带低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

D.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海陆分布、洋流、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地势

8.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

9.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气候、土壤、水源、人口

C.地形、土壤、水源、交通

D.气候、地形、土壤、市场

10.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A.原料、能源、交通、市场

B.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

C.土地、水源、交通、政策

D.原料、能源、劳动力、市场

1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A.GPS用于导航定位

B.GIS用于城市规划

C.RS用于环境监测

12.地球资源的分类:

A.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B.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

C.水资源、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13.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1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A.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

B.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平衡

C.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

D.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

15.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A.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条件

B.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

C.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条件

D.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文化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2请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2.1根据材料,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2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

2.答题时,尽量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3.答题完成后,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