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庆市云阳县养鹿中学2025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文件大小:17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6.52千字
文档摘要

重庆市云阳县养鹿中学2025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2.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马关条约》签定后

C.《南京条约》签定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后

3.法国与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但它们在历史上却有很多恩怨。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些“恩怨”的是()

①一战中分属于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一战后在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法国获益很大

③二战前法国参与了慕尼黑阴谋

④二战中德国占领法国

A.①②④ B.③④①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建交

④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⑧①④⑤

D.②⑤①③⑥④

5.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对国学的兴趣。《三字经》日:“口口口,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文中空缺部分文字应为()

A.楚汉争 B.光武兴 C.魏蜀吴 D.除隋乱

6.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这部著作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战争与和平》

B.《高老头》

C.《复活》

D.《人间喜剧》

7.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的是

A.农民战争,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8.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神医”

C.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造纸术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9.赫鲁晓夫“是在断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A.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不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10.扬州一直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下面属于近现代扬州名人的是

①郑板桥

②崔志远

③朱自清

④吴征镒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2.图示法形象、直观,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基本方法。星伟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绘制了如图,其中没有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A.起止时间 B.社会形态 C.主要矛盾 D.历史分期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