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考湘教版地理复习专训-专项+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x
文件大小:2.7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4.42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中考湘教版地理复习专训专项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能力图谱

跨学科主题学习——水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情境提要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资源。郑州市某地理兴趣小组想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用水情况,于是开展了以“水资源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家庭生活用水情况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和采访父母,记录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情况。下面是小组同学绘制的家庭用水调查单。用水目的用水方式月均用水量/米甲家庭乙家庭……做饭饮用1426喝水洗碗清洗洗菜洗漱…………

(1)列举两项表格中所列用水目的以外的家庭用水场景。【答案】洗澡、冲马桶、洗衣服、拖地、浇花等。【解析】结合生活用水情况举例即可。

对国家而言,家庭节约用水能够减轻国家水资源压力;对家庭而言,节约用水能够节省家庭开支。下面是郑州市居民阶梯式用水水价表。(阶梯水费的计算方法:阶梯水费=第一级阶梯用水量×第一级阶梯水价+第二级阶梯用水量×第二级阶梯水价+第三级阶梯用水量×第三级阶梯水价)阶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年用水量/米0—180181—300≥301综合水价/(元/米)4.405.9510.60

(2)跨学科·数学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家庭年平均水费。(写出计算过程)?【解析】略。

(3)请你提出两条具体的家庭节水措施。【答案】用洗菜水、洗碗水冲马桶;洗菜时将水龙头开小一点;解冻食品时不用水解冻,而是放冷藏室解冻;等等。【解析】结合生活常识,从“一水多用”“减少浪费”等角度提出措施即可。

任务二了解郑州市生活用水的来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2014年12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正式通水,从此郑州城市用水由单一水源(黄河供水)时代进入到“双水源”时代。如今丹江水已经成为郑州市的主要水源,占比超过90%。丹江水因水质好、口感好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

(4)说出郑州城市用水由单一黄河供水变为由长江、黄河“双水源”供水后,对郑州城市用水的有利影响。【答案】增强了郑州市供水稳定性;缓解了郑州市用水紧张现状;提升了郑州市居民饮用水的质量。【解析】郑州城市用水由单一水源变成“双水源”的有利影响,主要结合材料,从供水稳定性、增加水资源供应量、改善用水质量等方面进行说明。

同学们去郑州市南水北调线路沿线(如下图)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该段调水线路均采用明渠(露天的水渠)输水,而不是通过地下管道输水。他们认为明渠输水不仅会蒸发掉很多水,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水质的保护。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5)请你从利用、管理以及建设难度等角度,说明与管道输水相比,南水北调郑州段采用明渠输水的优越性。【答案】方便沿途地区取水、用水;输水能力强;便于维护和管理;建设难度较小。【解析】管道一般埋在地下,而明渠位于地面,因此与管道输水相比,明渠输水可以方便沿线地区取水、用水,便于输水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建设难度小。一般来说,明渠容水量较管道多,输水能力更强。

有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黄河水含沙量大、杂质多,有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多,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浑浊的黄河水变成达标的饮用水的呢?对此,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6)跨学科·化学请用四个关键动词总结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答案】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解析】根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可知,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是先沉淀、过滤、吸附水中的杂质,然后投药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

(7)跨学科·化学受自来水厂净水原理的启发,有同学认为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制简易的净水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常识自制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答案】【解析】可以抓住“过滤”“吸附”等重要净水环节制作装置。

任务三了解郑州市水资源供需状况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郑州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缺水型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河南省的1/4,不足全国的1/20。如图是同学们搜集的郑州市气候资料图。

(8)简析郑州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答案】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河流较少,水源较单一;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解析】郑州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经济特征,从水资源量少、需求量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任务四为宣传节约用水贡献力量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郑州市的缺水情况,认为郑州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应该为郑州市的节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份关于“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在各自居住的小区进行节水宣传。(9)跨学科·语文/美术请你设计一份关于“节约用水”的手抄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