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一秦岭—淮河一线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析图;河流方面;2.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考点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概况(重点);图3中国南方地区简图;析图;;;;;考点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重点);图5中国青藏地区简图;析图;;;命题点1四大地理区域差异;1.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解析];3.[2021河南中考,1—2节选]中国古典诗
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宋代翁卷
《乡村四月》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绿遍山
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
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下图为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示意图。诗中描述的劳动景象多
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2024河南中考,12—13]端午时节,龙舟浮水,大江南北,挥桨竞渡。
过去在南方兴盛的龙舟运动,如今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也热络起来,正呈现出
“北移西扩”的趋势,各类龙舟供不应求。据此完成4—5题。;[解析]①(√)生态水系逐步完善是龙舟运动“北移西扩”的自然原因。与我
国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但近年来随着生态水
系的逐步完善,北方和西北地区开展龙舟运动的自然条件不断完善。
②(√)龙舟运动自身观赏性、竞技性强,民众喜闻乐见,这促进了其在北
方和西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③(×)南方龙舟产量过大不是龙舟运动“北移西扩”的原因。
④(√)龙舟运动作为传统节庆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龙舟运动在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传播与
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B。;5.在龙舟运动“北移西扩”过程中,新疆市场需求较大的龙舟类型可能是
();命题点2青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世界屋脊雪域高原】;(3)列举导致西藏贫困的原因。(一点即可)(1分);【多措并举脱贫攻坚】
2016年以来,昌都市成立多个养殖基地。基地引入先进技术,扩大生产
规模,发展优质畜种养殖及产品加工。农牧民通过牲畜、草场入股,有了更
稳定的收入。
(4)昌都市养殖基地的发展推动了畜牧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化、产业化转变。(1分);位于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双湖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只有
平原的40%。2019年年底,双湖县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陆续来到海拔较低的
雅鲁藏布江北岸,转移就业,开启新生活,实现了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
来”的生态脱贫目标。;[解析]本问需结合材料分析作答,解题思路如下。;【大美西藏旅游新篇】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西
藏发展的窗口。;[答案]分层赋分。
第一层:无作答;作答内容与主题、所给情境材料无关。(0分)
第二层:结合所给情境材料,并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个主题,只
从推介语或推介理由一方面进行作答;推介语与推介理由不匹配,如推介语
涉及所给情境材料,并围绕主题作答,但推介理由不具体,未从所给情境材
料中概括出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壮观的古典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情等。
(1分);第三层:能紧密结合所给情境材料,并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个主
题,任选一幅图片撰写推介语和推介理由,展现出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壮
观的古典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情,以“高”惊世,以“奇”闻名,令人向往。
(2分,推介语1分,推介理由1分);命题点3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1)兰新线连接了______(省)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
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地图发现,河流多为________(填“内流河”或“外流
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______(填“内部”或“边缘”)。(2分);命题点4南方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西南边陲“山遥路远”】;【脱贫路上“闻鸡起舞”】
2018年上海市对口帮扶正安县,协助其养鸡致富,投资建
设了高标准养殖大棚。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每只鸡的活动范围
约半亩(1亩≈666.67平方米)地,接近放养状态,肉质口感好,;【山谷传出“世界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