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墨客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抒情自然。
1
《月亮》作文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盏被擦亮的银灯,挂在深蓝色的夜幕上。我坐在书桌前,望着它从对面的楼顶慢慢爬上来,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父亲带我去湖边看月亮的情景。那是个初秋的夜晚,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父亲划着小船,桨声吱呀吱呀地响,搅碎了水中的月光。我伸手去捞那些银色的碎片,它们却从指缝间溜走了。月亮是不能抓住的,父亲说,但你可以把它记在心里。那时我不太明白他的话,只觉得月光下的父亲,眉眼间多了几分温柔。后来我渐渐懂了。每当我在台灯下熬夜复习,抬头看见窗外的月亮,就会想起那个夜晚。月光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一起。有时父亲加班回来,看见我还在学习,就会轻轻敲门,端来一杯热牛奶。我们都不说话,但我知道,他也记得湖上的月光。上个月,父亲去外地出差。我一个人在家,晚上做完作业,看见月亮特别圆。我拍了张照片发给他,他回复说:这里的月亮也很亮。我突然明白,原来月亮是可以分享的思念,是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仰望的光亮。现在,月亮已经升到了窗子的正中央。我合上书本,想起父亲说过,月亮是不会变的,变的是看月亮的人。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每次看它,心里都会泛起不同的涟漪。这些涟漪里,藏着我和父亲之间最温柔的约定。
2
《月亮》作文
晚自习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走。街头巷尾灯火通明,却莫名让人心生烦闷。不经意间抬头,见月亮正从高楼缝隙间探出头,像被城市困住的精灵。城市的光太过刺眼,月亮的光辉显得微弱,却透着清冷的倔强。望着它,我的思绪飘远。在没有霓虹的时代,月亮是黑夜唯一的主宰。游子漂泊在外,见月思乡;恋人相隔异地,望月寄情。李白醉酒,对月吟诗;东坡赏月,感慨万千。那时候,月亮承载了多少人的心事与期盼。如今,在这繁华都市,月亮似乎被遗忘。但当我在喧嚣中迷失,它的出现,如同一道温柔的提醒。我不禁遐想,假如没有月亮,夜晚是否只剩黑暗与单调?没有“海上生明月”的壮阔,没有“月满西楼”的诗意,世界会缺失多少浪漫与美好。月亮犹如生活中的诗意角落,即便被现实挤压,依然存在。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节奏多快、压力多大,都要留一方天地,安放心中的浪漫与想象。就像此刻,城市的喧嚣在月光下渐渐隐去,我的心也逐渐平静。带着这份宁静,我加快脚步往家走去。我知道,只要心中有月,便能在这纷繁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清辉。
3
《月亮》作文
月亮悬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像一枚被磨得发亮的铜钱。我站在院子里,仰头望着它,忽然想起祖母说过,月亮上住着一个永远在捣药的老仙人。那时的月亮似乎比现在更亮些。夏夜里,祖母总爱搬一把藤椅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摇着蒲扇,脚边点着驱蚊的艾草。月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在她青布衫上洒下细碎的光斑,像一尾尾银色的小鱼。我枕着她的膝盖,听她讲嫦娥偷吃仙药的故事,讲吴刚砍不倒的月桂树。她的声音混着蟋蟀的鸣叫,被夜风轻轻托起,又轻轻放下。后来我长大了些,发现月亮上其实没有宫殿和玉兔。那些环形山的阴影在望远镜里显出冷峻的轮廓,像一块被虫蛀空的玉石。但我仍会在每个满月夜想起祖母,想起她讲述时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的月光。现在葡萄架早已拆去,藤椅也散了架,只有月亮依旧按时赴约,把清辉平等地分给每个抬头看它的人。前年冬天,我在医院守夜。病房的窗户正对着一弯下弦月,像被谁咬了一口的薄饼。祖母在镇痛药的效力下昏睡着,白发铺在枕上如同霜雪。我忽然希望真有个捣药的仙人,能送来长生不老的方子。但月光只是静静地漫过窗台,像一捧握不住的清水。如今再望月亮,那些传说故事都淡了,倒是记得某个夏夜,祖母用蒲扇指着月亮说:你看它多像我们晒在竹匾里的糯米饼。当时我笑她糊涂,现在才明白,原来最动人的神话,从来不在天上,而在说故事人的眼睛里。
4
《月亮》作文
当最后一抹晚霞从天际褪去,月亮,便悄然登场了。它先是探出半张脸,似个害羞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人间,而后才缓缓地、完完整整地挂在夜空,将清辉倾洒。我总喜欢在这样的月夜,独自坐在屋顶。四周很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月光如水,流淌在我身旁,我伸出手,想要抓住它,可它却从指缝间溜走,只留下一片清凉。望着月亮,我的思绪飘得很远。我想象着自己能长出一双翅膀,飞向那神秘的月宫。在那里,我会见到嫦娥吗?她是否还穿着那身洁白的衣裳,孤独地在桂花树下徘徊?玉兔又在忙些什么呢,是还在专心捣药,还是也会偶尔停下,陪着嫦娥聊聊天?月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