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临沂高三二模作文导写及范文: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先秦典籍中对人间世相的刻画。针对当时的社会乱象,墨子主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一、审题重点:关键词句解析
(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关键词:利
2.含意: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这里的“利”,本指物质利益;可以引申为名望、心理、情感等精神利益;也可以引申为机会、机遇等发展利益;更可以指霸权、地位、影响、外交、军事、文化等政治利益。它揭示了利益对人们行为的强大驱动力,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逐利现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为利而生本也无可厚非,但一味追逐“一己之利”肯定不可取。
(二)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关键词:兼相爱、治,交相恶、乱
2.含意:天下人相互关心爱护,社会就会安定有序;人们相互厌恶争斗,社会就会陷入混乱。这种思想是针对社会中因利益争夺导致混乱的现象提出的解决之道,倡导人们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用爱和善意来构建和谐社会。
(三)两种观点关系分析
1.对比关系:第一句话揭示了以“利”为导向的社会乱象,第二句话提出了“兼爱”的理念来解决这种乱象。
2.因果关系:因为人们过度追求“利”,导致社会纷争不断,而“兼爱”则是解决这种纷争、实现社会和谐的途径。
二、立意角度分析
1.批判过度逐利,倡导兼爱精神:承认人们追求利益是正常的,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毫无节制的、损人利己的。需要通过道德、法律等手段来约束,才能避免社会陷入混乱。而墨子的“兼爱”思想,认为只有相互关爱、相互理解,才能减少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2.阐述利益与爱的平衡:提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践行“兼相爱”的理念。比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实现利益与爱的双赢。
3.结合现实,谈如何践行兼爱以应对逐利问题:可以从个人与个人的相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民族与民族的团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国家与国家的交往维度,探讨在当今社会如何落实“兼相爱”的思想,解决因利益争夺产生的问题。
【高分例文1】
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
(1)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生动地描绘了世间众生追逐利益的景象。面对由此引发的社会乱象,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的主张,倡导以爱治乱,构建和谐社会。这引发了我们对于利益与爱的深刻思考。【引述材料,言简意赅】
(2)究其本质,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本无可厚非,它是推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然而,这种追求必须要有边界和底线,若任由“一己之利”无限膨胀,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争斗,乃至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我认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有“兼爱”之心,以爱导利,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探究本质,提出观点】
(3)过度逐利的危害显而易见,它会导致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其根源在于人性的自私和短视,只关注眼前的、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集体的利益。相反,兼爱则能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让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实现共赢。【分析益害,挖掘根源】
(4)在现实生活中,过度逐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个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再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无不体现了利益的诱惑和争夺。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一些个人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德;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发动战争。这些现象都警示我们,必须警惕过度逐利的危害,倡导兼爱的精神。【联系现实,现象普遍】
(5)如何才能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首先,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让人们认识到兼爱的重要性。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防止过度逐利的行为发生。再次,要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鼓励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寻找方法,完成任务】
(6)回望墨子的“兼爱”思想,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让利益之舟在爱的海洋中平稳航行,最终驶向和谐美好的彼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天下兼相爱则治”的美好愿景,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回扣材料,前后照应】
【高分例文2】
逐利莫忘兼相爱,共赢方可致大同
(1)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深刻揭示了世间众生追逐利益的景象。然而,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