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历史专项练习: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制度的演进.docx
文件大小:1.18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21万字
文档摘要

高考历史专项练习: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主题1]感性与理性共存的人文精神

1识记——主题梳理·知识自查

1.人文精神的复兴(14—16世纪)——文艺复兴

(1)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经济繁荣;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深刻影响;天主教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5)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人文精神的发展(16—17世纪)——宗教改革

(1)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的压榨。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5)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西欧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人文精神的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自然科学发展;人文精神的推动。

(2)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3)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

(7)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治社会;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描绘了蓝图。

2【考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视角下的欧洲社会转型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迈出了西方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第一步,推动欧洲走向复兴,奠定了西方世界近代化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基础。

(1)经济基础夯筑:从鄙薄财富到逐利合法,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源性地解放和肯定了人们对追求财富积累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从而形塑了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价值取向。

(2)政治格局重构:从神学专制到摆脱封建专制,近代政治形态和价值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权斗争和新文化创造,人文主义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潮,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文艺传统开先:从禁欲枷锁到人文主义,文化事业复兴繁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对现世幸福的积极追逐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个人价值的工具性尺度,开启了理性与科学的先河。文艺复兴带来了文学艺术领域的空前繁荣。

(4)信仰世界改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它们对西方人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把信仰从外在仪式变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在精神自由和善良意志的基础上实现了信仰重建。

2.人文主义的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现世的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形式。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宗教禁锢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3.西方民主思想的政治实践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步践行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反抗压迫等理念。

(2)普遍通过议会立法形式来巩固革命成果,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设想中的民主、法治精神。

(3)政体设计中渗透分权制衡理论、社会契约思想。

(4)文官制度体现自由、平等理念。

3主题考向研析——真题回眸·找准考向

1.[2022·山东卷]18世纪的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2.[2021·山东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