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整体性
矿物颗粒水分空气降水固体基岩裂隙地下径流有机残留物土壤微生物地表径流风化基岩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一、土壤组成①矿物质(45%)②有机质(5%)③水分(25%)④空气(25%)理想土壤比例矿物质45%5%水分20~30%空气20~30%有机质土壤固相孔隙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壤空隙
①矿物质(45%)土壤养分①矿物质(45%)---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残留下来的叫风化壳).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土壤的初始状态热带雨林地区风化壳最后---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强。原地:岩石风化水热条件好,风化壳厚干旱地区(物理风化)湿润地区(生物化学风化)外源:河流带来泥沙,形成冲积土;风力带来沙尘,形成沉积黄土;
黄土高原-黄土四川盆地-紫色土西北荒漠-荒漠土华北平原-棕壤外地+风力沉积当地+风力作用当地+风化作用外地+流水沉积从土壤矿物质角度,分析四地的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的关系。影响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地形(坡度)矿物质(45%)---土壤肥力?影响紫色土土壤肥沃的因素是成土母质。
从山顶至山前平原,土壤质地、厚度、肥力存在哪些差异?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同一地区细小风化产物易流失,成土母质颗粒粗。山前平原易接受细小风化产物堆积,成土母质颗粒细。地势低洼的山麓低地或者谷地,常常因沉积物的堆积形成较厚的土层。陡峭的山坡,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会加速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影响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岩石土壤风化作用有肥力②提供矿物养分(N除外)①物质基础---土壤厚度③粒度④化学成分化学元素和养分土壤质地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矿物质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化学成分颗粒较细母质颗粒较粗母质土壤质地较细粉沙和黏粒较多土壤质地较粗沙粒较多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很大程度决定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石砾砂粒粉粒黏粒这四种成土母质组成的土壤最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的是?对治理盐碱化有什么启示?
土壤成分性能砂土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黏土以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壤土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土壤养分②有机质(5%)②有机质(5%)---土壤肥力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最密切关联。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风化岩石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土壤的形成过程微生物动物:动物遗体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植物:枯枝落叶、枯残根系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肥力减少肥力温度影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降水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和水土流失等案例:分析东北黑土有机质丰富的原因案例:分析西南山区土壤有机质较少的原因案例:分析青藏寒漠土有机质较少的原因有机质土壤肥力有机质的返还微生物的分解降水淋溶流失植被消耗利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和气候解答地理知识要学会用整体性的方法,解释分析和说明类的问题。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土壤有机质的总结
【2017浙】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C.成土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成土母质9.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BB当地返还和外地带来
(2022·山东卷)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C②为什么缺少淋溶层?水分主要来自当地降水和上游汇水;
11.思考分析华北平原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肥力保持的作用(4分)秸秆覆盖地表,能够减轻风力和流水对地面的侵蚀,保持土壤肥力;秸秆腐烂后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冬季地温高,冻不死病虫害虫卵,病虫害增多。秸秆覆盖,减轻春季水分蒸发,减弱春旱;减弱土壤盐碱化;秸秆覆盖,减轻冬春季节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雨水侵蚀;秸秆腐烂后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2.思考华北平原秸秆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