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地理 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136.6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1.08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于答题卡指定位置,并按要求粘贴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希斯塔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斯德哥尔摩市超大规模住宅计划地区之一。随后,一些龙头企业的生产部门迁至希斯塔。20世纪80年代,研发机构、高校相继入驻。20世纪90年代,政府、学术界、商业界合作建立“三螺旋”模式。近几年,公民参与企业决策,形成“四螺旋”模式,并在多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希斯塔建设早期,吸引龙头企业入驻的有利条件是()

A.研发能力较强B.区域影响力高C.建设成本较低D.区际联系紧密

2.希斯塔早期的产业是()

A.智能研发B.电子制造C.纳米技术D.电信网络

3.相较于“三螺旋”模式,“四螺旋”模式可以()

A.提升生产加工技术B.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C.增强企业发展保障D.促进精准定位市场

【答案】1.C2.B3.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希斯塔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斯德哥尔摩市超大规模住宅计划区,初期功能以居住为主,后逐步引入产业;早期该区域吸引的是龙头企业的生产部门,而非研发或总部机构,说明其优势更偏向低成本,而非科技或区位优势。研发机构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入驻,早期(70年代)希斯塔尚未形成科技集群,不具备研发优势,A错误;作为新开发的住宅区,初期影响力有限,龙头企业入驻后才逐步提升知名度,B错误;大规模住宅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基础设施新建,适合企业降低生产成本,C正确;材料未提及希斯塔的区际联系情况,且该区域早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可能弱于斯德哥尔摩市其他发展成熟区域,D错误。故选C。

第1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2题详解】

分析材料信息,20世纪70年代,希斯塔的产业功能主要是生产部门而非研发或总部,即生产部门迁入后当地以制造业为主。智能研发属于高技术产业,早期(70年代)该区域尚未形成研发基础,A错误;从电子制造的属性来看,其属于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早期希斯塔地区制造业为主的背景相吻合,B正确;纳米技术、电信网络属于高技术产业,需80年代后研发部门和高效迁入的支持,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四螺旋”模式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公民参与,强调市场需求和社会反馈,可以直接获取用户需求、消费偏好和社会意见,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市场实际,通过公众反馈调整研发方向和生产策略,减少盲目性,能够精准定位市场,D正确;技术提升主要依赖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与公民参与关联较小,A错误;科技成果转化更多依赖产学协同,并非公众参与所能直接推动,B错误;企业生产的保障性主要依赖政策和资金支持,公民参与无法直接提供保障,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原料和动力等,例如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不适合大型工业布局;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等,工业通常会选择靠近原料来源或市场的地点;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协作条件、历史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工业的选址和发展方向。

湖泊溶解性固体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岩石风化后径流带入或风尘沉降等。下图示意达里诺尔湖水系及三个测点位置,下表为三个测点夏季水体表层溶解性固体总量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溶解性固体总量(mg/L)

测点1472.0

测点2测点3

470.0

468.0

4.流入达里诺尔湖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A.贡格尔河B.沙里河C.亮子河D.浩来河

5.冬季该湖泊底层水体溶解性固体物质主要来源于()

A.大气降水B.地表径流C.风尘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