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情境导入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首先出场的选手是钠,只见他刚刚接触氧气,立刻被氧化成了氧化钠.铝兄赶紧催马过来,没几个回合,也被氧化成了氧化铝.老铁也不含糊,立刻冲到阵前,与氧气大战二百回合,没能分出胜负.氧气计上心来,请火来帮忙,白铁立刻变成了黑黑的四氧化三铁.在这紧要关头,只听金大吼一声:“氧气,不要嚣张,咱俩比试比试!”在火的协助下,氧气虽然很厉害,但金仍然面不改色.由此,得出了“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钠、铁、铝三种金属遇到氧气,难保其命,而黄金面不改色,如果换成铜,铜的命运如何呢?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情境导入新课探究课堂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今天我们将带着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亲自去探究、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吧!
新课探究第一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和灯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试剂】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知识点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镁铝铁铜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现象:镁、铝、铁均为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固体,铜为有金属光泽的红色固体。结论:金属具有金属光泽,镁、铝、铁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红色。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现象:铝片表面有划痕;铜片表面有划痕。结论:铝的硬度比铜小;铜的硬度比黄铜(白铜)小;合金的硬度与组成它的纯金属不同,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设计实验:按右图分别换用不同金属片连接电路。实验现象:电路中灯泡亮。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4.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热性。设计实验:剪一段金属,加热一端。实验现象:另一端也能感受到变热。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5.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延展性。设计实验:将一根铁丝在空气中持续加热至红炽,并在两端用镊子轻拉。实验现象:铁丝明显拉长。结论:金属具有延展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典例精讲【例1】在下面的物理性质中:①银白色金属;②延展性;③导热性;④导电性;⑤被磁铁吸引;其中铁、铜、铝三种金属都具有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⑤B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知识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红色的铜片变黑。结论: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2.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约5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与稀硫酸反应现象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有大量气泡迅速冒出有大量气泡冒出有大量气泡冒出有少量气泡冒出有少量气泡冒出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结论:金属镁、铝、锌、铁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金属活动性强。铜不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活动性在此五种金属中最弱。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新课探究情境导入课堂小结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铝锌铁铜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