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紫藤萝瀑布》逐字稿2.docx
文件大小:40.7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紫藤萝瀑布》逐字稿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图片导入

作家林清玄说:“我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对毫不起眼的小鸟,在枝头唱出远胜于小提琴的夜曲……”那一株紫藤萝又会开出怎样的盛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感受生命的奇迹(板书)。

请同学们自读学习目标。

(二)因题入文

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作者把紫藤萝和瀑布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令人遐想;而一开篇,仅用了一句话就牢牢的抓住了我们的眼睛。

——是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作者因何而驻足,让我们带着疑问去文中寻求答案吧!

活动一:知特点,赏美景

问题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作者眼中的紫藤萝有何特点。

——你认为是茂盛的、辉煌的,你认为是壮观、灿烂的,你还概括出活泼热闹、生机勃勃的。

——这些特点都让我们想到一个词——生命力,这也是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最与众不同之处。

问题2:精读课文2-6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生命力的?(自主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分享,可从修辞、用词、手法等方面赏析。时间5分钟。)

——时间到。你们找到“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句话,发现作者运用比喻,把一朵朵花比作张满的帆,蓄势待发;比作忍俊不禁的笑容,是绽开的;表现出紫藤萝的生命力。

——让我们试着读出这种生命力吧能在欢快活泼一点就好了。试着再读一遍吧。这下好多了。

——你们组发现作者运用拟人,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写出花的生机和活力。

——仔细观察这些句子,你还发现作者在拟人修辞中使用一连串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写出紫藤萝的生趣盎然。

——请你朗读这两句话。在你的朗读声中,紫藤萝仿佛化身为一群推着挤着、笑着嚷着的孩子,活泼可爱富有生命力。

——你们组还发现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环境的冷清突显了这一树紫藤萝的生机和活力。读得很认真,请坐。

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作者选择富有动感的喻体和有表现力的动词,使用拟人修辞和对比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紫藤萝的生命力。

作者如高明的丹青国手,为我们描绘的这处紫藤萝有整体有局部,有静有动,有形有色,既美丽炫目又蓬勃旺盛。我们终于找到了作者停住脚步的原因,她被这花开如瀑、旺盛辉煌的藤萝吸引。

(三)因景入情

请同学们齐读第7段。我们发现,作者不仅停住了脚步,还伫立凝望。此时,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你很善于联系上下文分析问题发现作者的心情由压抑痛苦变为宁静喜悦。

——同学们,这株富有生命力的紫藤萝,像一束光驱散了作者心中的阴霾,也引发了作者的无限回忆。

活动二:悟情志,明哲思

问题1:默读8-1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呢?

——为了和眼前的藤萝形成对比,以突出眼前藤萝的勃勃生机。你的思维真敏捷,请坐。

——你还有补充。也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的解读能力很强,请坐。

请同学们大声的读出作者的感悟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问题2:探究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和人的不幸各是什么?从文中概括。

——你发现“花的不幸”是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察言观色般开着伶仃的花,终不免花架被拆掉、改种果树的命运。

人的不幸又是什么呢?结合背景资料思考。

——你发现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十多年前正值文革期间,人亦是不幸的,被肆意凌辱和逼迫。漫漫长夜虽已过去,但伤痕和痛苦仍在。而且,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她的小弟罹患癌症,病重期间,这也是作者的内心压抑痛苦的原因。往昔的伤痛和现在的焦虑如山一般的压在作者心头。

虽然人是不幸的,但在这株旺盛的紫藤萝面前,作者的思绪在今昔人事中沉浮,终于豁然开朗:“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请同学们试着读出情感。你读的深沉而缓慢,坚定而有力。——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呢。

——“花和人”在这里指个体的生命,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数个体生命组成的,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也会遭受痛苦,但是生命的延续是无止境的。

——你由浅及深的分析,很有见地。

同学们,作者不仅领悟到了生命长河的永恒,更是要告诉我们:

遭遇不幸时,要以饱满的生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生命长河中去,这样,生命的长河才会浩浩荡荡,永不止息。板书

知识补给站——托物言志

知识补给站——托物言志

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写起,独具匠心的表现了藤萝的旺盛生命力,以此感悟人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

这一手法,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爱莲说》的时候已有所了解,周敦颐借莲花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而宗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