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一座老桥承载了我们太多记忆散文.docx
文件大小:15.4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6
总字数:约2.27千字
文档摘要

一座老桥承载了我们太多记忆散文

老桥横跨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口,像一位弓背的老者,把斑驳的影子投在粼粼的水面上。桥身由青色的条石砌成,缝隙里钻出几簇狗尾草,风过时轻轻摇晃,仿佛在向每个路过的人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石板上深浅不一的凹痕,是时光打磨的印记,也是无数脚印留下的年轮。

记得那时的夏天总带着蝉鸣的燥热,老桥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我们赤着脚丫在桥面上奔跑,石板被晒得发烫,却不及孩子们追逐的热情。桥栏上雕刻的莲花纹早已模糊,但在我们眼中,那是最好的“坐骑”。我常和阿明趴在桥边,看小鱼在桥墩下的阴影里穿梭,偶尔用柳枝搅起涟漪,惊起几尾银鳞。桥洞成了天然的回音壁,我们对着洞口大喊,声音撞在石壁上,碎成七零八落的回响,惊飞了栖息在桥洞里的麻雀。

秋雨绵绵的日子,老桥便笼罩在淡青色的雾霭中。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总爱蹲在桥边看流水漫过石砌的台阶,看枯黄的梧桐叶打着旋儿漂向远方。有时会捡来瓦片,比赛谁能让瓦片在水面上跳得更远,清脆的笑声混着雨声,在桥洞里荡起层层涟漪。那时的老桥,是我们与自然对话的窗口,每一块石板都浸润着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傍晚的老桥是最热闹的。卖豆腐的老伯推着木车停在桥头,“卖豆腐——”的吆喝声顺着桥洞传得很远。主妇们挎着竹篮,在桥边的石阶上浣洗衣物,棒槌拍打衣服的“砰砰”声与流水声交织成生活的乐章。桥那头的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锤打声,火星子溅在青石板上,转瞬即逝。老人们搬来竹椅,坐在桥栏旁,看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听着不知第几代流传下来的桥的故事。

记得那年元宵节,老桥被灯笼装点得格外喜庆。红色的灯笼挂满桥栏,倒映在水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火焰。我们举着兔子灯在桥上奔跑,灯笼的光影在石板上跳跃,老人们笑着指点:“这桥啊,还是光绪年间修的,当年造桥时,河里还捞出过刻着字的老砖头呢。”那时的老桥,是连接两岸生活的纽带,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人间烟火的温度。

去年回到故乡,老桥依然静立在那里,只是桥面新铺了石板,桥栏也被漆成了深灰色。河水依旧潺潺流过,但当年的小鱼、瓦片、灯笼,都成了记忆里的碎片。桥头的铁匠铺早已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咖啡馆,玻璃窗映着老桥的影子,却再听不到“叮叮当当”的锤声。

我独自坐在桥栏上,指尖抚过新砌的石缝,忽然在角落发现一块熟悉的旧石板——那上面有道浅褐色的痕迹,像片残缺的枫叶。哦,那是小时候摔碎玻璃瓶留下的印记!指尖触碰到凹凸的纹路,那些被时光冲淡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阿明的笑声、浣衣女的蓝布衫、元宵节的灯笼光,还有老人们口中永远讲不完的桥的传说。

老桥啊,你是时光的琥珀,把无数人的记忆凝结成永恒。石板会翻新,河水会流淌,但那些刻在心底的故事,就像你身上的青苔,在岁月的褶皱里,永远散发着温柔的光。当暮色再次漫过桥面,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你始终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坐标。

一座老桥承载了我们太多记忆散文

石板桥的拱洞总在清晨凝结着露水,像谁把昨夜的星辰揉碎了洒在青灰的砖缝里。我常蹲在桥边看水草随流水摆舞,它们的影子漫过石砌的桥墩,恍惚间就把时光也染成了碧绿的颜色——这是属于老桥的晨雾,也是藏在记忆深处的第一缕光。

夏日的桥面晒得发白,却永远有穿堂风从河面上徐徐吹来。卖冰盏的老伯坐在桥栏旁,玻璃罐里的酸梅汤晃着细碎的光斑,瓷勺碰着冰块发出清越的响。我们赤足跑过滚烫的石板,脚丫子烙下的印记很快被风抚平,唯有桥栏上那道三指宽的裂缝,总在雨后渗出青苔的绿意,像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却又在每个清晨绽放出新的生机。那时的我们总爱把书包藏在桥洞里,听着上课铃在远处飘成游丝,却舍不得离开这方被阳光和河水宠爱的小天地。

秋雨中的老桥最是温柔。雨点打在河面上织成银网,桥洞下便聚起躲雨的人群——有披着塑料布的菜农,有抱着课本的中学生,还有把竹筐顶在头上的老妇人。桥面的石板被雨水洗得发亮,映着每个人匆忙又温暖的影子。卖糖炒栗子的炉子在桥头滋滋作响,甜香混着水汽钻进桥洞,让潮湿的等待也变得柔软。记得有年深秋,我蹲在桥边看一片梧桐叶旋了七圈才沉入水底,忽然听见头顶传来苍老的声音:这桥修的时候,你爷爷还在河对岸扛麻袋呢。转身看见穿青布衫的阿婆,她的鬓角沾着雨丝,却笑得比阳光更亮。

冬夜的桥栏结着薄霜,我们举着煤油灯去桥上看星星。河面冻得发蓝,桥洞下的流水却仍在低声絮语,像怕惊醒了沉睡的石桥。灯笼的光映在冰面上,晃出细碎的金鳞,恍惚间以为是老桥在悄悄收藏我们的笑声。那时不懂什么是永恒,只觉得石板上的脚印会被雪覆盖,桥洞里的回音会被风吹散,唯有老桥永远站在那里,用斑驳的身躯挡住岁月的侵蚀。

去年冬至回乡,远远就看见桥栏新刷了朱漆,却在靠近时发现某块石板上的凹痕还在——那是小时候跳房子时磨出的浅坑,边缘已被时光磨得温润。河水依旧潺潺流过,只是卖冰盏的老伯换成了自动贩卖机,桥洞里的书包换成了共享单车。我摸